直接動用了凡有緊急事才擂得鼓響,撞得鐘鳴。少時,鐘鼓響處,那三海龍王,須臾來到。是不是很快!效率真高!
而這時在老龍王的說辭里“不中用”的定海神針,卻又被他介紹為:“那塊鐵,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兒皮破,擦擦兒筋傷!”特別厲害,不能跟那猴子動手,還是得送披掛。
這老龍王在雙方根本沒有動用兵器交手的情況下,怎么又知道這定海神針特別厲害了呢?還說的很仔細,生恐別人不信。
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呢?就是北海龍王敖順有一雙藕絲步云履,西海龍王敖閏帶了一副鎖子黃金甲,南海龍王敖欽有一頂鳳翅紫金冠。每人拿一件,老龍大喜,以此奉上。
老龍王:真開心,一人一樣,齊了!
整整一套,特別定制,每人拿一件,很平均,三龍王更是都隨身攜帶了,直接拿出來給了,是不是和東海龍王一樣,都很大方。四位龍大方啊!
悟空將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當,使動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對眾龍道:“聒噪,聒噪!”
這猴子竟然還嫌四海龍王煩,一路打出去了!好猴子,好牛逼!
而四海龍王竟然覺得“甚是不平”,氣憤不平,要東西都給你了,還打眾海鮮,海鮮是用來吃的,打壞了怎么辦!不平啊!商議進表吧!上奏玉帝。
而這老龍王上奏的什么內容呢?就是:這個猴子到了龍宮,把我們嚇唬的不輕,舒身下拜,又送了兵器披掛,還嫌我們“聒噪”,打出去了。我們好委屈啊!他又無敵難制,建議收伏!
南海龍戰戰兢兢,西海龍凄凄慘慘,北海龍縮首歸降。是不是感覺好慘?
“舒身下拜”,是不是很自然,很舒服,沒有一點不情愿的意思?
又送東西,又恭敬,但他仍弄武藝,顯神通,非說我們:‘聒噪,聒噪!’,他又是個果然無敵,甚為難制的,你說我們忙和了這一通,本應在猴子那兒落點人情好處,最后卻被嫌棄,又打我們,你說我們委屈不委屈。
最后,按原計劃上奏請求收伏。
老龍王有對孫悟空驚懼害怕的理由嗎?
孫悟空是老龍王的緊鄰,孫悟空的事,他多少肯定是知道的。孫悟空榮歸故里,也就是剿了混世魔王一眾妖,又到傲來國王城偷了些凡兵。別的就是演練一下花果山的猴子們了,其他戰績就沒有了。
老龍王為什么一見孫悟空不滿意就驚懼害怕呢?在元初的分析看來,就是這石猴來歷不凡唄!老龍王心中有數哩。有背景哩!不然誰會服他一個剛剛得道的毛猴?四海龍宮不要面子的?其他妖魔有敢去四海龍宮鬧的嗎?就比如牛魔王你去龍宮鬧一個試試!分分鐘辦挺你!
老龍王很顯然的拉攏示好。至于背后告刁狀,根本就是走個程序。告了狀,訴了委屈,程序走完,自己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至于送出去的東西,龍大方表示“不敢”,應該給的!功成身退!
元初跳出局中,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孫悟空勢力發展是很快的,他有很多擁蹙者。他的身邊圍攏過來很多人。當然也包括很多細作、密探、推手。
悟空僅聚群猴,就有四萬七千余口。又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每年獻貢,四時點卯。也有隨班操演的,也有隨節征糧的。齊齊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鐵桶金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