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各路神仙自猴王一出世就關注他,培養他,拉攏他,能沒個道理原因嗎?僅僅是為了讓他大鬧天空嗎?還是為了讓他西天取經呢?
和孫悟空實力相當,或者更強大的很多,為什么非他莫屬?
身份、背景!只能是這個原因。
所以悟空不拜,玉帝不怪!
武曲星君啟奏道:“天宮里各宮各殿,各方各處,都不少官,只是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玉帝傳旨道:“就除他做個弼馬溫罷。”
臨時設了個職位,給了一千匹好馬。為什么只有一千匹馬?天上的天馬是不是少了點?一千匹夠干啥的?
漢朝大破匈奴之戰時,漢武帝以衛青、霍去病二人各帶五萬騎出擊,以步卒數十萬,馬十余萬匹轉運輜重。
真的是正經讓孫悟空養馬嗎?如果給他的定位是個養馬的,能只讓他監管一千匹寶馬良駒嗎?
不過是個過渡罷了!本身鬧龍宮、地府,惹出了不少事,不處罰,反而給了仙箓,成了正正經經的仙人,再給你高官厚祿,這能服眾嗎?必須要有一個緩沖,才好運作。
玉帝的謀劃很快被另一路勢力打亂,把個弼馬溫貶的一文不值,就是個給人養馬的,沒品,末等,未入流。喂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不好時,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
一頓痛貶,直激的猴王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把公案推倒,直打出御馬監,打出南天門。
三言兩語,把個剛收心干事的猴王給激跑了!沒給玉帝一系一點緩沖周旋時間!
元初直感嘆圍繞著猴王的博弈就從來沒斷過!
......
聽了幾個下屬的一面之辭,被貶損的郁悶之極的猴王直接回了花果山。
立即就擺酒設宴,正郁悶的借酒消愁呢,喝的時間不短,這時來了一個鬼王,又是恭維,又是討巧,又是獻上重要物件“赭黃袍”。
猴王大喜,將赭黃袍穿起,眾等欣然排班朝拜,即將鬼王封為前部總督先鋒。
這不知來路的鬼王,正正好,在猴王正正郁悶的當口冒出來,獻上黃袍,又各種揭短,專往猴王此時最煩的心事上插刀,把個猴王問的更加惱火不已,真可謂是火上加火!
鬼王看火候恰到好處了,直接進言:“大王有此神通,如何與他養馬?就做個齊天大圣,有何不可?”
封號都替你想好了,早有準備!“齊天大圣”!霸氣不霸氣,牛逼不牛逼?你如果不依,你肯定就是個“膿包”!
猴王就沒帶怕的,那是歡喜不勝啊!連道幾個“好,好,好!”這個封號太合心意了,終于能扳回一城,甩掉“弼馬溫”的恥辱了!
馬上安排置個旌旗,旗上寫‘齊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張掛。自此以后,只稱作齊天大圣。
一個不知來歷底細,突然冒出來的鬼王,兩件大事都辦的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