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這種性格小心眼不少,但要真用個合適的詞說,就是養的太“單純”了。什么都是別人說的,別人教導的,沒經過什么事,也沒見過多少世故人情。
跟孫悟空一樣,看著精明強干,其實很容易受人左右。
此間事了,元初、唐僧再次啟程西進。
元初也不知那觀音還會不會鬧出個金箍兒來,再教這狡猾的小和尚學個緊箍兒咒。還自不認賬,偏說是個緊箍兒經,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哉。若是敢來,管教他有來無回。
行經數日,到一處蛇盤山鷹愁澗。些懸崖峭壁崎嶇路,迭嶺層巒險峻山。
元初自然知道這里等的是什么,直接就把個凡馬收了,坐等那小龍上門。
不時,那澗當中響了一聲,果然鉆出一條龍來,推波掀浪,攛出崖山,就搶長老。
元初早有準備,施了術法,直接揪住這條小龍,又掐訣把個小龍變化了一條細長小蛇模樣。唬的唐僧連連閃躲,問道:“徒弟,這是什么?蛇妖嗎?為何自澗中來?”
元初笑著道:“小師傅,此乃此澗中小龍,頑劣不堪,要來吃你飽腹哩!”
那小龍無論如何使計,都掙不脫,心中大急,哪里知道這猴子神通如此了得,直走不過一個來回,便制伏了他,已是驚恐莫名,急急的說道:“我乃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西海玉龍三太子,因犯了死罪,幸而觀音菩薩尋訪取經人去,救下小龍,著我在此等候那取經人。教我化作龍馬,與取經人做個腳力。你莫要殺我,誤了觀音菩薩取經大事!”
元初把個小龍龍角撥弄著玩耍,又去扯四爪,又把個小龍尾巴打了個蝴蝶結,左右瞧瞧,連連點頭。
這才對唐僧說道:“小師傅,管教你知道,這妖龍肯定是在騙我,我和四海龍王可是老交情了,只沒聽過有他這一號人物,想是借個名頭,化了馬,正好吃你。”
唐僧看看那妖龍,拿不定主意,又怕真是觀音菩薩點化,猶猶豫豫道:“現在應該如何處置他?”
那小龍又是一陣哀哀嚎嚎。
“莫若燉了湯喝?我以星麟炎火催發星隕鼎,不消幾個時辰,龍筋龍肉便能酥爛入味,一身的龍氣精華盡數煉制在湯中,鎖了真元精髓,不僅美味,更是大補之物!我這手藝可是承襲自太上老君,管教他物盡其用。”
不待元初再說,那小龍已扯了嗓子,嚎嚎大哭。
正吵鬧間,只聽得空中有人言語,叫道:“孫大圣莫惱,唐御弟休煩。我等是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祗,特來暗中保取經者。此間的小龍確實是受觀音菩薩點化,在此等待取經人的,大圣饒他一命吧!”眾人又慌忙禮拜。
元初知是何人,但還是問了來處。
眾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
元初點頭微笑,只教他們每日輪值中人要會做飯才可,更兼要會探路打獵、采集菜果、砍柴燒火、洗衣縫補,等等,總之要十項全能,機靈勤快,不然一個不留。留之無用,便要退回。
眾神無奈,只好應下。
小龍在元初手中早聽傻了,這取經人師徒真的是去西天取經嗎?莫不是去郊游踏青?
元初把玩了一陣,便放過了這小子,“好了,老實的化了龍馬,駝了唐僧西天取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