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午就走嗎?要不都再多住幾天!”姥姥得知他們初三下午就回去,有些舍不得。
沈蔓竹:“以后還會再回來的,我還想著接您去魔都再多住些日子!”
“那可倒好,姥姥等著了!”沒有再勸,畢竟孩子們還是要上班的人。
想著初三下午就過來送他們。
人家的孩子去上班都有家里人來送,他們家的也有送。
讓姥姥沒有想到的是,初三上午他們正在給收拾東西,而且各自準備了四份,就是打算讓這兄妹四個各種帶一份回去。
沒有多貴重的東西,都是家里自產自做的,讓帶著就是一個念想。
結果呢,還不等他們去沈家,就已經有人來給她報信了。
來的人就是沈國慶。
老村長親自過來,就是為了和他們說一聲。
“一大早就開車回去了,這東西啊是孩子們說了好多遍讓安排一個穩妥的人給您二位送來,我想了想,那還有比我更穩妥的嗎,我這不就親自來了!”
東西是沈玉海他們一起給買的衣服,一年四季,每季兩套。
年前的時候特意給老兩口去量的,成衣擔心不合適,當時只是說做一套的,沒想到竟然做了這么多。
還有一個有些生了銹的鐵盒,看到這鐵盒,姥姥的眼淚刷的就掉下來了。
姥爺也拭著眼角。
“蔓兒那丫頭說把這個給您送來您就明白,還說里面的東西您盡管用,她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這個,東西我送到了,那我回去了!”老村長對于這樣的鐵盒并沒有意外,哪家都會有幾個這樣的盒子。
一般是用來放餅干的,特別貴的那種。
當然了那是比較老式的,現在已經很少見這種了。
“別啊,一起喝氣再走,大冷天的跑一趟!”姥爺拉住老村長不讓他走。
老村長:“咱們沒外人,以后有的是時候喝,這不剛過年,村里今年要改選,我得回去給幫忙,老了老了,能多跑跑就多跑跑!”
“那這是大事,這次我不攔你,回頭我讓老大去接你來喝酒,必須來!”姥爺道。
“一定!”老村長應道。
要不是改選,他還真想和這位老哥哥經常坐坐。
待老村長離開后,姥爺和姥姥一起進了屋子。
“這丫頭竟然也學會了這種打結法!”姥爺流著淚道。
“是你親外孫女當然會了,這還是你教的呢!”姥爺安慰道。
這打結法是老伴當時教兩個閨女的,也不是沒教兒子,只是小子怎么學也沒學會。
后來也就沒有再管這事,沒想到外孫女竟然把這鐵盒給送來了。
這盒子確實是有些年頭了,還是大姑娘結婚的時候送的陪嫁放在里面的。
將結打開,卡一下,就打開了鐵盒。
里面是厚厚的一摞嶄新的錢!
在錢的最上面還壓著一封信。
“姥姥,姥爺,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已經踏上了回城的路,請見諒我們的不告而別,年底還會再見的,這鐵盒是媽媽的心頭寶,我知道姥姥特別惦記我們,就把這個放在姥姥這里保存著,爸爸媽媽不在了,該有的孝順還是要有的,這里面是五萬塊,您二老就可勁的花,別想著存,把身子養的好好的,以后還指望著您二老幫我帶孩子呢,要不我還指望誰呢,你們要是不花,以后我的孩子就不讓你們帶了,隨便找個人來帶好了,反正也沒人疼……”
寫信的是沈蔓竹。
人活兩世,最是了解老人的想法。
本來姥姥看到錢的第一想法就是給存起來,等見到人再還回去。
可是看到要讓他們幫著帶孩子,心動了。
“要不,咱們還是聽孩子們的,少花點,這丫頭還是這么讓人費心!”
“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