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余寧霞和溫老夫婦之間的微動情緒,暗五和繡珍四人怎會看不出來?但是他們都選擇了沉默,因為他們并不覺得自家主子有做的什么過分的地方,人總要有自知之明的,不是嗎?
明知不可為,卻要為之,那是愚蠢。
相反,那種不要用言語解釋,只需行動來證明,才是最高境界的善良。
余寧霞背著的是竹簍,且很好的遮掩住了,也沒有人看到她背了什么回家。
一行人將龜足、冒貝、海虹等食材倒出來之后,就又整裝待發去了退潮的淺海泥灘上。
這次來的人里沒有溫老夫婦,因為他們年紀大了,余寧霞說什么也不讓他們再跟著了。
他們到的時候,已經來了不少村民了,余寧霞隨手撿起一個文蛤就扔到了自己的竹簍里。
“看到了嗎?就是這樣的,這叫文蛤,這樣的叫做蛤蜊,他們種類很多,看到這樣的都挖了就行了,撿大的來,小的沒什么肉,拿回家也是浪費,還不如讓它們再長長。”
貝類海鮮種類太多,連她都記不住,自然沒辦法一一告訴他們。
好在這幾個人也是人精,就跑到村民那邊去看,人家挖什么,他們就挖什么。
余寧霞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當夕陽的余暉落在海平面上時,散發出刺眼奪目的光芒,將他們的身影拉的好長好長,相當的有意境。
海岸邊停靠了不少漁船,在淺海區域,也有幾條漁船飄蕩在上面,再看身邊這些埋頭苦干的村民,余寧霞只覺得這樣的生活真的好充實,很美好,讓她不自覺間就將自己融入到其中,無法自拔。
在她看來,末世紀的高壓生活,與這里對比后,形成了最為鮮明的反差,前者每天都活在壓抑與污染的生活環境里,人不得病才怪。
但是這里就不一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此意境充實,充滿勤勞氣息的生活,才是最完美的,哪怕條件再差,她也相信,只要靠這雙勤勞的雙手,就能走向人生巔峰。
等余寧霞他們再回家時,太陽已經落山,值得高興的是,收獲頗豐。
文蛤、蛤蜊、扇貝、江珧加起來整整兩竹簍,回到家嘩啦啦的往大盆里一倒,洗涮干凈之后,再放上凈水靜置,讓它們自行吐沙即可。
海虹的量很少,約有四五斤的樣子,剔除肉之后,就沒多少重量了。
余寧霞倒出少量的龜足、帽貝以及所有的海虹,余下的就全部放入網兜里,讓暗五找個隱蔽的地方,放到海里面,這樣可以保持食物最初的新鮮至少一個月以上。
海虹、龜足、帽貝清洗干凈倒入大鍋里水煮,半生的時候撈出,能容易的剔除里面的肉。
將這些準備工作交給兩個丫頭后,余寧霞將從海邊撿回來的海帶和馬尾藻輕輕揉洗干凈,就泡在水里備用。
紫菜同樣入水清洗,剔除雜物,因為海水經常沖刷的緣故,是以特別的干凈,根本不需要多費勁兒。
洗干凈的紫菜一一鋪展在細長整齊的高粱桿上,薄薄的一層,經過三兩天的晾曬就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