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這個話題很快就被大家岔了過去,晚飯后,大家開始包扎月餅,余寧霞之所以買來包裝紙,就是打算搭配著賣。
因為古代沒有塑料盒,紙張的硬度也有限制,是以余寧霞想到了套餐銷售法。
比如說,買他們家四個月餅,便送腌蛋兩個,合計一兩銀子。
月餅他們單賣是兩百文一個,四個就是八百文,腌蛋一百文一個,兩個加起來正好是一兩銀子,價格還是那個價格,但是如此一來,或許會刺激消費,尤其在昨日福泉酒樓給他們的推動下,明日的散裝月餅會賣的更好。
按照古代的銀錢,一兩銀子基本足夠平民家庭大半年的消費,當然,換做節省一點的家庭,或許會是一年的支出,能掏得起一兩銀子買月餅的人,必然是有錢人,而他們明日主要的目標就是富人區,平民區是不考慮在內的。
現在他們手頭緊張,也沒時間做好人,更何況,她的那些糧食已經以非常平民的價格賣出去了,這些月餅和腌蛋就不需要多此一舉了。
“夫人,那咱們的腌蛋呢?可有銷售方法?”
余寧霞想了下,搖了搖頭,“暫時沒有,不過為了平均,賣腌蛋的時候,最好不要一味的賣皮蛋,咱們那些鴨蛋鵝蛋啊也是很好吃的,可以向大家多推薦一下,實在不行的話,就強制性的賣,一兩銀子十個,五種蛋每一種兩個。”
王翠花有些不好意思的看著余寧霞,“一兩銀子才買十個蛋回去,夫人,這會不會太不現實了點兒?要知道,以前可是一文錢一個啊,一兩銀子,還不得買一千個,現在卻只有十個,昨日咱們銷售的那么好,我都懷疑我是不是活在現實中了。”
其實王翠花想說的是,旱災之后,怎么感覺人們的銀錢比以前更多了?這個價格,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說他們人傻錢多一點也不奇怪吧?
這話,余寧霞還沒回答,那邊王家老三就笑著道。
“翠花嫂子可能不知道,其實買咱們的月餅和腌蛋的大部分都是這府城里的有錢人,你以前可能沒出來過,所以不知道府城有多大,有錢人有多少。”
“旱災影響最大的,是咱們這些種糧食的平頭老百姓,對于那些大戶人家來說,無非是少吃點罷了,如若不然,你以為他們怎么還有資本在這個時候開鋪子?”
“現在他們是有錢買不著吃的喝的,因為咱們這些人供應不上啊!你想,這大半年沒有油水的日子得有多難熬啊,現在不一樣了,有人送上門來,還挺稀罕人,他們會不心動?”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平日里他們或許會舍不得,可這是災后的中秋節,大部分人還是很重視的,都想多囤點,用來走親訪友,所以,咱們生意好,也是有原因的。”
余寧霞很滿意王家老三的解釋,不錯,是塊兒做掌柜的料子,才不過幾天時間,就已經摸得七七八八了,看來將來混跡府城,應該沒什么問題。
王翠花和趙泉等人原本也是覺得這些價格高的離譜怎么還會有人買,雖然有人買是好事,可總覺得有些坑,如今聽王家老三這么一解釋,他們心理上的負擔一下子輕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