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再發生咱們村子這情況怎么辦?村子里的地我是沒辦法圍起來,我要是能夠圍起來,我早就圍了,至于莊子上的地,都是連在一起的,我當然要圍起來,”
“我這將來種植的東西可是多了去了,可不能天天防著這個,防著那個的,沒功夫,也沒那心,與其將來浪費人力去看護,倒不如提前防患于未然。”
原來如此,雖然南宮瑾還是覺得有些浪費,但既然夫人這么說了,他自然也得照辦,當即點頭應下了這個差事。
“既如此,那我就立即派人著手去干吧,還有半個多月才農忙,這半個月,足夠將基本的框架打造出來了。”
這個時候的南宮瑾還不知道自己媳婦這一舉動為他們將來省去了多少的麻煩,等他知道的時候,對余寧霞的佩服那是如滔滔之水,連綿不絕呀!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余寧霞通過南宮瑾見了他找來的工匠頭頭,兩個人就酒樓的設計進行了一天的討論,而南宮瑾辦事也是相當的利索,將山水縣最好的建筑隊,以及曾經為他們起房子的那些師傅和工人,也都找了過來,一行近三十人,浩浩蕩蕩的去了府城。
一部分負責酒樓的推翻和改造,一部分負責兩個農場外圍的清除和勘察。
在此期間,王家三兄弟也被余寧霞外派到府城,負責找當地的短工,預約工期。
趙泉父子則去宅子里打造余寧霞所需的家具。
這是他們單獨第一次行動,所以人人都十分的上心。
而沙壩村這邊,因為人手不足,加之也即將到了收獲冬水稻的日子,所以余寧霞決定提前將紅薯收回家,在農忙之前,她開始在自己的村子找短工。
首要人選,就是曾經在他們家干過并得到好評的那些人,有了他們的幫助,余寧霞的三十多畝地,用了大概六七天的時間,全都收回了家,就連收尾工作,也一并幫助完成,這讓余寧霞很是感動,覺得一人一天十文錢,花的相當值。
原本以為紅薯地的產量可能還不如去年,沒想到結果出來之后,嚇了她一跳,較之去年,整整畝產多了近兩千斤,這可是真是驚喜中的驚喜了。
后來,她歸結為雨水充足的緣故,去年的雨水少,地頭干的不得了,而今年上半年地雖然干的不行,但下半年雨水足,又有牛羊豬的大糞給足營養,這效果,還真是意外。
去年的畝產在四五千斤,而今年達到了六七千,有的甚至八千斤,她的這三十六畝地,有十畝地是紅薯,最后收獲二十五萬多斤紅薯,可謂高產。
這個驚人的產量,不止讓南宮瑾欣喜不已,就連沙壩村的村民們,也一個個的,全都傻了眼。
去年雖然他們沒有參與進來,可聽說產量也是比他們種植的那些糧食都要高,但沒想到,今年會比去年更加的高,這個量,是他們種植多年想都沒想過的。
尤其,他們沙壩村的土地還算不得好地的情況下,能有這樣的收獲,簡直就是上天的恩澤。
聞訊而來的老百姓,當即一個個的跑到宮宅,想要買余寧霞那里的種子,打算下一季度,他們也要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