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瑾和皇帝的信件都是有特殊符號組成的,外人沒有密碼,自然看不明白。
而有關阿芙蓉的成分,效用,后果,以及實驗分析,則是余寧霞書寫的,沒有什么遮掩,所以才落到了他們的手里,他們如果當真了,提防著點,那自然最好,但如果他們也持懷疑態度呢?
畢竟,阿芙蓉最初,的確是被人用做藥物來治病的,這一點,太醫只要稍加分析就能知道,沒有一定的時間,外人是無法判斷這東西到底有沒有毒,時間一長,問題就出來了。
怪就怪余寧霞當初在信上寫的太清楚,如果他們真的找人驗證了,那倒真的不太好說了。
不過,如果皇上這邊真的服用了阿芙蓉,那也有可能讓他們懷疑這東西,懷疑上次那封信。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他們就在這件事上起了主導作用,進而,就對阿芙蓉卸去了提防,那邊的警覺性一低,他們這邊就能暗箱操作,控制整個阿芙蓉的市場。
當然,預想的很好,到時候他們上不上這個當,就不太好說了。
畢竟,那些人里,也有聰明的,但不管如何,試一試,總是沒錯的,哪怕拖延了些許的時間,也是值得的。
老皇帝曾經想的最多的,就是盡快將這個燙手山芋丟給南宮瑾,他在等他,等他在山水縣歷練成熟之后,就找個機會將他調回來,到了按個時候,他就可以順其自然的退位,頤養天年。
可是,這當中到底還是出了差池,一個是百年不遇的大旱,一個就是水月仙被人潑了臟水,毀去名聲。
在旱災中,宮瑾雖然表現突出,但他到底沒有頂著南宮瑾的名聲,老百姓認的是宮瑾,不是九皇子南宮瑾,雖然將來他可以站出來給他邀一功,但到了那個時候,誰還記得眾多縣令之中的宮瑾,是誰呢?
再來就是水月仙的身世,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可偏偏有口難言,說不出來,那些人往她身上潑臟水,他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什么也做不了。
為什么?
那些說書人,他只不過是派人將他們請出了京城,可是背后那些人竟然喪心病狂到替他滅口的地步,甚至還將人懸掛在茶樓前,他不知道,后面他一旦再牽扯進去,會不會連累更多的人無辜死去。
他不是沒有想過提前解決這些絆腳石,可牽一發而動全身,尤其還是大災之后朝廷空虛之際,他一旦動了那些人,間接換來的可能就是朝廷的大洗牌,現在的寶象國,已經到了無糧無銀的地步,他一旦動了這些人,寶象國豈不成了內憂外患的危險期?
到時候,一旦其他幾個國家發動攻擊,寶象國勢必就是滅國的下場。
這場豪賭風險太大,他賭不起。
所以,他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這些人在他面前瞎蹦跶。
這絕不是他怕他們,而是他目前還真的沒有精力去處置他們。
能轉移一點視線,就轉移一點兒吧,只要他們不時時刻刻的盯著那孩子,他就是吸引點火力,又如何呢?
至于蘭妃,在南宮瑾那邊沒有找到決定性的證據之前,他什么也不能說,不能做。
那孩子要是恨他,怨他的話,那就讓他恨和怨吧!
“既如此,父皇,兒臣想去一趟鳳鳴國。”
三皇子南宮灝的話猶如平地的一聲驚雷,將所有人都震懾在了原地。
尤其是老皇帝,他甚至下意識的掏了掏耳朵,有些懷疑自己看到了假的南宮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