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陳才木開始唱誦:
“炮竹一放笑嘻嘻,文站東來武站西;
文武百官二面站,子孫后代穿朝衣。
五月十三發大水,柏木飄蕩到故鄉;
魯班師傅打馬過,聞見路邊柏木香。
魯班師傅下馬看,四條金龍九丈長;
頭條金龍做寶柱,二條能做紫金梁;
三條四條生的好,能做桁條和基椽。
鑿子鑿子孫興旺,斧子斬塊塊成雙;
刨子抱子孫滿堂,木斗彎尺賽鴛鴦。
兩頭一挖鴛鴦榫,梁中又插金雞花;
鴛鴦榫來金雞花,東家敬酒我獻梁。
一杯酒來敬梁頭,文拜相來武封侯;
二杯酒來敬梁腰,脫掉藍衫換紫袍;
三杯酒來敬梁尾,東家做官清如水。
買田置地創家業,子子孫孫多富貴;
三杯酒來都敬過,東家匠人多福壽。
多富貴來多福壽,只待明朝龍抬頭。”
到此視為“暖梁”階段完成。
花氏嘆為觀止,在蘇家村里她也是參加過兩次“暖梁”禮的,都是很簡單,系個紅綠布條,點個黃紙,在隨便供奉點果子給宅神吃,就算結束了。
毛氏性格爽朗,直接問:“這暖梁禮還能這樣麻煩?”
陳才笑了,“這不算麻煩的,云城大戶人家的暖梁禮還有的要唱七日禮的,每日都不同。”
毛氏驚了,“七日?天吶。真能折騰。”
蘇蕊捂嘴笑了,“伯娘,這個每個地方都規矩都不同,而窮人之間和富人之間也還是不同的。”
林氏點頭,她因為“蘇記”所以經常往返縣城,也發現了好多縣城里居住的人,也有好多窮人,菜都買不起,一個月一回肉也吃不起,還不如她們村里人,還可以種些蔬菜,養豬,養雞。
“是啊,我以往很羨慕城里人,現在是一點也不羨慕了。”
毛氏驚呀,“為何?城里多好啊?”
毛氏做夢都想搬進城里,變成一個城里人,奈何荷包不允許啊。
花氏嘆氣,“當你看到平常高高在上,自詡城里人,她們背地里都是撿咱們平常喂豬的白菜幫子吃,就知道我們為何不羨慕當城里人了。”
毛氏,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