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明洲挑眉,“當然可以。”
老村長低頭囑咐小孫子回家取筆墨紙硯過來,并且從最近的人家里面搬了個桌子,等筆墨紙硯拿過來,老村長親自磨好墨,鋪好紙,方才把筆遞給了孟明洲。
孟明洲笑笑,當著眾人的面,行云流水的寫好了契書,并且在上面簽好了名字,并且按了手指印,吹干了上門的墨汁,才遞給了老村長。
老村長接過來,仔細的看了一遍,看到上面的字跡,眼睛閃爍了一下,然后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才把契書疊好收了起來。
“行,那我們今日就安排人,開始給您們送,我們村的車少,而距離你們蘇家村也遠,所以估計要分個幾天才能送完。”
孟明洲把銀錢數好交給了老村長,“好,但是我契書上也寫清楚了,我現在只支付五百文錢,剩下的銀錢,要把紅薯藤都送去了,現場稱重后,才付后余的銀錢。”
老村長接過銀錢,理所應當道,“當然,銀貨兩訖,老身懂。”
一旁觀察的宋二見狀用扇子碰了碰鼻尖,對著侄子低聲說道,“看來,這個老村長是個識字的。”
宋瑾瑜“啊?”了一聲,一臉懵的看了看宋二,“識字不正常嗎?咱們家的管家都識字的啊·····”
宋二看了眼宋瑾瑜,意味深長的笑了笑,又看了眼村莊的位置,三面環山啊,能出現識字,懂理的,不能不讓人多想啊··········
告別了老村長,幾人坐在宋二的馬車里,宋瑾瑜問坐在最外面的孟明洲道,“明洲兄,咱們最近跑的有十來個村莊了,收購的紅薯藤少說也有上萬斤了吧?難道還不夠嗎?”
孟明洲正在低頭想剛才的老村長,他寫契書的時候發現,老村長孫子拿給他的紙,并不是市面上所見的普通紙張,而是上好的宣紙。一張普通宣紙在外面買,都是需要好幾十文來文錢一張,購買幾斤肉了,更別說長好的宣紙的價格了,怎么會是一個三面環山,交通閉塞的村莊里該有的???真真是奇怪的很··········
宋瑾瑜見孟明洲沒搭理他,以為他沒聽到,便又開始喊,“明洲兄,明洲兄·······”
忽然聽到宋瑾瑜在喊他,孟明洲忙抬起頭道,“已經夠了,咱們現在就可以往家回了。”
宋瑾瑜奇怪的看著孟明洲,“哦,但是你剛才在想些什么呢?我都喊了你好幾遍了。”
孟明洲看向宋瑾瑜和一直笑瞇瞇的宋二,搖了搖頭,“沒,只是想,這個村是最近幾日跑的村莊里面,最窮的了。”
宋瑾瑜不疑有他,認同的點頭,“可不是嘛,整個村子里,就沒有一家的院子,像樣一點是用的磚瓦,都是土坯茅草頂的房子。”
宋二扇子合上,敲了敲手心,漫不經心的回答,“有一家不是還不錯嘛?雖然也是土坯,但是他家的屋頂卻是瓦鋪的。”
“啊?有么?我怎么沒看到啊?”
孟明洲,“是老村長家。”
宋瑾瑜愣了愣,“哦,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