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義和團和曾云風自己的一個主力義和團相互配合,畢竟人多有時候還是有些用處的。
這個新組織的義和團人數不多,大概只有8000多人,現在曾云風所在的義和團則有15000多人。
“館主,我開始有些懂你說的話了!”阿青眼神堅定地說道。
“有些事情,只有你看見了,你才能相信!”曾云風說道。
“阿青,傳令下去,開始執行麻雀計劃和囚籠方案,節節抗擊,吃個半飽的老虎最可怕。”曾云風看了看漸漸升起來的朝陽說道。
“是!”阿青轉身去傳令。
曾云風現在的分布在京城到天津的這個道路上,分成每個大概500人的隊伍。
曾云風獨自帶了三個這樣的隊伍,其他的分散到各個地方進行伏擊,根據這些地勢曾云風早已經劃分好了伏擊地點以及撤退的方案,考慮到前面從大沽口到天津這一段,八國聯軍已經領教了很多曾云風自己伏擊的手段。
曾云風相應從天津到京城的這一段又加了很多新的手段,游擊戰在不停的變化中進行,如果一味的使用同一戰術,就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游擊戰要的就是讓這些敵人摸不著頭腦,原先只是在道路中布置地雷,旁邊那兩邊的路旁只是布置少量的地雷現在是道路中少量布雷,旁邊兩邊的路旁布置大量的地雷,道路中布置連環雷。
要的就是讓他們不敢走,讓他們一直停在原地,拖慢他們的行軍,餓的他們走不動路,渴的他們扛不動槍,然后他們自己才殺出來,曾云風再把他們一個一個挑死。
曾云風才不會跟他們正面硬剛,曾云風自己只是一個民間勢力,連軍隊的番號都沒有,即使打贏了這場戰爭,也就是成就了義和團罷了,便宜的清政府,說起來大清還要感謝曾云風
現在最重要的是殺傷這些人的力量給這些國家帶來無窮的后患和恐懼。
給民眾帶來參加戰爭的熱血和日后面對這些人直起腰站起來的信心,這比硬剛聯軍要有用的多,為什么之后,在民國成立后的幾十年中,中原人一直抬不起頭來,就是因為中原人在對外戰爭中頻頻失利。
而唐朝人為什么這么自信?李白這些大詩人有的都狂到沒邊兒,而杜甫一個倉庫管理員也是狂的得上天,記得杜甫寫的那些詩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豆腐大的官兒就是個倉庫管理員,但是他能寫出這種詩。
為什么后來這些朝代都沒有了,因為也沒那個氣氛,也沒那個自信,當然寫不出來,但是這些東西取決于國家的軍事實力。
求推薦收藏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