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后,早已結束華夏之旅的杰森,在美國的家中接到了一通來自華夏的越洋電話。
他的新牙齒已經培養好了,可以進行移植了。
當天,杰森就立馬買了一張從美國直飛魔都的機票,簡單收拾了一些行李,就立馬奔赴了華夏。
他專門在回到美國之后,去大使館申請了一份90天的旅游簽證,以便隨時可以前往華夏。
12個小時的飛行之后,他就抵達了魔都,過關之后,打了車直奔清雅口腔醫院。
“醫生,請問我的牙齒已經培育好了嗎?”杰森拿著一張治療單,就掛號找上了之前接待他的主治醫生。
主治稍微核對了一下,就確定的說道:“是你,你的牙齒培育的非常順利,現在已經長到了可以進行移植的程度了,今天下午三點就為你做移植手術吧。”
“放心,這是一個非常小的手術,很容易的,沒有任何風險。”
杰森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我都聽醫生的,既然決定了要做牙齒再生,那肯定是按照醫生您的安排來。”
主治點點頭,這個外國人還挺老實的。
“行,那你先去等待室休息一會,等到你做手術了護士會叫你的。”
問診結束后,杰森就被護士小姐請到了一旁的等待室休息了。
懷著一股緊張、激動又期待的心情的杰森,在等待室里,與另外七八個患者一起等待著,他從來沒有感覺過時間居然過的這么漫長。
在等待期間,陸陸續續的有護士進門傳喚患者進行手術,每一個被叫到的患者,神色都有些激動
在漫長而又煎熬的等待了兩個多小時之后,一個年輕的小護士走進等待室,用英語問道:“哪位是杰森先生,輪到你了。”
終于輪到自己了!
杰森作為等待室里唯一的白人,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緊跟著護士小姐往手術室走去。
一路上,護士絮絮叨叨的在向他述說著手術中的注意事項,以及術前的準備工作。
每一個字,杰森都認真的記在了腦海里,牢牢背下,生怕出什么差錯。
這回的手術不是簡單的在牙科椅上就可以做了,必須要在一間專門的無菌手術室進行才行。
畢竟雖然是個小手術,但是手術名稱帶移植這兩個字,別不把牙齒移植當移植手術!
只要是涉及到器官移植,那都必須需要一個無菌的操作環境的,不然手術過程中暴露在空氣之中的組織被奇奇怪怪的細菌感染了,后續的處理可就很麻煩了。
護士將杰森引入一間手術室時,主治醫師已經在手術室里等著他了。
再次核對了一下病人的信息,確定無誤之后,沒有任何多余的廢話,手術立刻開始。
一管麻藥打到了杰森的下顎,成功為他局部麻醉之后,主刀醫生就拿著手術刀,將那兩個月前被用填充物塞住了的牙槽給清理了出來。
里頭的牙槽骨,在經過兩個月的修復,也已經長好了,恢復原本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