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斗研發中心,王嘉項目組的實驗室。
陳長安圍著一個像是棺材一樣的銀白色的金屬倉,點頭稱贊道:“看起來很不錯。”
他正在查看的產品,正是王嘉團隊設計研發出來的第一臺人工冬眠倉。
就在瑞康集團在進行生物動力1型芯片的臨床試驗的半年中,王嘉的團隊也在努力的進行冬眠倉的研發。
人工冬眠倉這東西要求的科技含量稍微要比其他幾款黑科技來的簡單一點,在維生模式上,和器官再生設備的維生系統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借鑒之下,研發進度非常的快。
唯一比較難的地方,也就是用于讓患者進入人工冬眠狀態的誘導素調配問題。
但是陳長安這直接就提供了完整的藥劑調配比例和方案,王嘉他們自然就不用再費心研究了。
就這一個誘導素的配方,如果沒有陳長安提供的話,讓國外人自己去研究,那可能根本研究不出來。
藥物配方這種東西,要研究出來真的非常困難,而且有的時候還需要一些運氣,才能研究出一款新的藥物配方。
像那些制藥巨頭,只是在一款藥物的基礎上,想要研究一個效果更強一些的藥物,都需要花費十幾年的功夫進行各種調配研究,才可能出結果。
如果要開發一款全新的藥物,幾十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初屠院士研究青蒿素,從發現到最終認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就用了十年,之后又過了十三年,青蒿素才獲得了一類新藥證書,并且后續才大面積進行上市銷售!
研發一款藥物的難度,可見一斑!
也就是陳長安能提供完整的誘導素配方表,以及劑量的調配,這才解決了王嘉最棘手的一個問題。
至于冬眠倉這款設備的研發,其實不難,半年內也就搞定了,甚至還做出了第一臺樣機。
陳長安此時就在觀看人工冬眠倉的第一次冬眠測試。
當然,在這之前,王嘉已經做過了生物實驗,可愛的貓貓狗狗,都成功在注射了誘導素后,陷入冬眠狀態,并且維持了一天,之后喚醒了也一切正常。
只不過,在人類身上使用這一技術,還沒試過。
也不太好試....
畢竟危險性還是挺高的。
萬一一針下去,醒不來了咋辦.....
但是臨床試驗又必須得做!
所以陳長安還是想辦法,從領導那要來了幾位“自愿”參與本次人工冬眠臨床試驗的受試者。
至于這幾位受試者是領導從哪里弄來的,那就不知道了。
也許是某地的死刑犯監獄也說不定呢。
如果是一般的醫療產品,領導可能還不會同意瑞康這么急切的就開始臨床試驗。
但是人工冬眠倉對華夏軍民都非常的重要,人體實驗是必須要做的!
只不過普通人參與,風險還是太高了,那就只能挑一些死不足惜的人來參與咯。
反正在幾位荷槍實彈的公職人員“保護”下,幾位受試者被送到了南斗科研中心。
“躺到冬眠倉里去吧。”王嘉面無表情的對一位正在渾身顫抖的受試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