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髏山,白骨洞。
彩云童子在后山菜園里挖了一個小小的土坑,將師兄抱進坑中,用土草草掩埋,彩云童子望著天邊的朝霞,哀嘆道:“師兄,你最喜歡藥園,喜歡藥草茁壯生長的樣子,我將你葬到藥園,以后你可以天天親近藥草。我在藥園里耕種,施肥時,也可以陪你說話。”
道童說完潸然淚下,回想起和師兄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他幼小的內心五味雜陳,小小的身軀在晨曦里抹著眼淚。
“我等修道之人,如修不成自在逍遙身,和眾生皆是塵歸塵,土歸土。碧云遭此無妄之災,小小的年紀殞命在人劫之中,實在令人唏噓。我輩無憂無慮,無榮無辱,逍遙快活,也躲不過生生死死。”
石磯娘娘不知何時落在彩云童子身后,望著愛徒的小小墳墓,取過石板為他雕刻了一座小小的墓碑,她將乾坤圈,混天綾,火尖槍放到愛徒墳前,痛心疾首道:“碧云徒兒,師尊替你報仇了。害死你的哪吒剖腹剜腸,剃骨削肉,殞命陳塘關,師尊無福,等不到你長大孝順師尊了。”
空中一陣狂風吹過,碧云童子的身形若隱若現,微笑著和師尊、師弟揮手,眨眼間消失在清晨的第一抹晨曦之中,石磯娘娘雖是頑石成精,鐵石心腸,內心深處免不了一陣唏噓,幾度留淚哽咽。
“貧道太乙,前來拜山,要取回我乾元山金光洞之寶,還望道兄成全。”
太乙真人蒼老的聲音在山谷回響,石磯娘娘面色大變,吩咐彩云童子躲在后山不要出來,身形一轉,回到洞中,手持太阿劍,暗藏八卦云光帕,風風火火走出洞府,卻見洞前石橋之上站著一個身形佝僂的老叟,左手拄著拐杖,右手拿著拂塵,生得眉清目秀,天庭高闊,鼻如懸膽,身上一股出塵之色,唯獨眼睛紅腫不堪,瞳孔之中滿是殺氣,石磯娘娘暗自心驚。
“道友請了!”
太乙真人還禮道:“道友請了,貧道匆匆來訪,希望能取回乾元山金光洞之寶。”
石磯娘娘一甩袍袖,面有慍色,低聲道:“道兄,你的門人仗你道術,射死貧道的碧云童兒,還拿出乾坤圈,混天綾來傷我,我取走三件寶物,放在徒兒墳前,告慰徒兒在天之靈,不能還你。”
太乙真人昂起頭,居高臨下望著石磯娘娘的俏臉,道:“石磯,你乃截教,我乃闡教,因吾輩一千五百年不能斬卻三尸,犯了殺戒,故此出山入塵世應殺戒。三教共立封神榜,二老爺派遣靈珠子轉世,幫助姜子牙伐紂,輔佐明君。奉的是玉虛宮符命,就算傷了你的徒弟,也是天數,殺便殺了,你為何扣下我的乾元山金光洞之寶?”
石磯聞言,勃然大怒道:“道兄,法寶立刻歸還,絕不貪婪,但你所說,我的徒弟,殺便殺了,是何道理?”
太乙真人眼中閃過一絲殺氣,他此行本就不是為了要法寶,純是為了開殺戒,聞言不怒反笑,道:“道兄,似爾等這無憂無慮,無榮無辱,天真浪漫,根性淺薄之輩,天數已定,怎能躲避?”
石磯娘娘大怒,手持寶劍劈面砍來,太乙真人手中拂塵一甩,現出一朵青蓮,托住太阿劍,石磯娘娘抽回寶劍,又一劍砍來,拂塵之上又現出一朵青蓮,托住寶劍,石磯娘娘連刺九劍,太乙真人拂塵之上現出九朵蓮花,朵朵托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