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城,太師府。
“來來來,喝酒。小幺,大家都是出征,我們去了北海,天天餐風宿雪,你這廝出征冀州,拐了蘇護的女兒,育有一子,妖和妖的差距真比妖和狗之間的差距都大。”
魷無須插著腰,晃動細脖大腦袋,點指張小慫,細數他的‘罪惡’,眾門人哈哈大笑,一起勸酒,張小慫喝得頭暈眼花,任憑他妖身多么龐大,妖身和人身如何生命力共享,也頂不住這么多人一起勸酒,胸中酒氣翻滾,連忙沖出去,假借尿遁躲過一劫。
干燥冰冷的晚風吹來,張小慫醉意稍消,見席間師兄蟹無蓋和七首將軍余化拼酒,兩人連干七壇玄鳥酒,嚇得口水直流,余慶一襲白衣,身披太極陰陽仙衣,走到張小慫面前,躬身行禮,低聲道:“師叔,我師尊有請。”
張小慫聽說聞仲找他,不敢怠慢,整理一下儀容,跟在余慶身后,走到聞仲的書房,余慶在書房外躬身行禮,低聲道:“師尊,師叔到了。”
“哦,讓他進來。”
張小慫強壓酒氣,走進書房,躬身想要行禮,聞仲擺了擺手,笑道:“罷了,罷了,我可舍不得讓你行禮。你現在是我們截教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大敗臻道人,大鬧東海,三拳打死金龍太子,躲過二老爺的偷襲,真是后生可畏呀!”
張小慫趕緊客氣兩句,聞仲命賜座,余慶端來熱茶,守在門外,不允許別人打擾。
聞仲額頭第三目睜開,冒出尺余白光,三目交輝,盯著張小慫亂看,張小慫被他看得渾身大汗,酒意醒了一半,兩人嘴里聊著瑣事。
聞仲看了約一刻鐘,額頭第三目閉上,滿意地點點頭,咧嘴笑道:“不錯,是個忠義之士,我額頭中間一目神通,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既然你是忠義之人,我便放心地將汜水關交給你了,有什么困難現在提出來。我聽說你將鎮殿將軍方弼方相收入麾下,他們二人善于練兵,頗有勇力,能助你一臂之力。”
張小慫大喜,將方氏兄弟所說的困難說了一遍,聞仲沉吟片刻,將一幅地圖打開,手縷長髯,介紹道:“三山關,游魂關聲勢浩大,但不足為懼,竇榮、徹地夫人、鄧九公、鄧嬋玉都是將才,足以據險而守。北方兩虎相爭,隨他們打去,無論誰輸誰贏都是我大商獲利。唯獨西岐,民豐物阜,兵強糧足,乃是我大商心腹大患。”
“我此行劫掠奴隸數萬,明日讓余慶選調一萬名身體強壯的奴隸送到汜水關,幫助你修建金雞嶺的隘口,有竹氏我會通知,讓他們自選一支扎根汜水關周圍,其余有黎氏,有虞氏,有芮氏勇士你自行招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讓吉立帶數百名鐵匠,攜帶著足夠你三年花銷的金銀送到汜水關,你自行打造軍械。師弟,封神大戰一觸即發,參戰雙方是三教兩族,借助商周之勢,假借兵伐,相互征伐,你的汜水關是重中之重,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張小慫躬身稱是,低聲問道:“師兄,鎮國武成王黃飛虎帶著家眷直奔五關而去,若到了我的汜水關,如何處置?”
聞太師氣得額頭第三目睜開,射出兩道白光,長髯直豎,怒道:“闡教之人勾結妖狐,用如此不齒之毒計逼走了黃飛虎,追是追不回來了。他得到清虛道德真君的幫助,繞過澠池縣,渡過孟津,在臨潼關說動了副將簫銀,開了栓鎖,現在直奔潼關而去,我已命陳桐不要抵抗他,放他去界牌關和黃滾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