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青瑤坐在碧湖之上的湖心亭中,背靠亭柱,微仰著頭望著橘紅的半邊天。
落日余暉斜照在湖面之上,映得一半碧綠一半紅亮。
偶有蜻蜓點水,泛起圈圈漣漪,或有湖內魚兒一躍而上,發出噗通一聲響來。
遠處有人聲傳來,她側頭遙望湖邊的花園,便見有領頭的管事帶著身后一眾粉裳丫鬟捧著菜肴從月洞門魚貫而入。
眼見她們穿過園中的羊腸青石路,入了錦繡院,陸青瑤才站起了身子。
候于亭外的蜜橙與紅柚忙迎上來,替姑娘整好裙裳。
主仆幾人才出了湖到錦繡院院門前,便碰著了從另一處來的陸長渠。
陸長渠是錢姨娘所生,與陸長籍是同一年生的,如今也有十八歲。
原書中對陸長渠并沒有什么描寫,陸青瑤還是因著記憶知曉府上還有一個庶子。
眼見這人,倒也是一派俊朗的模樣,只陸青瑤總覺得陸長渠笑不入眼,總覺得他眉眼間有些陰郁之氣。
“二哥。”
“妹妹。”
二人互相見過禮,陸長渠便退了一步請陸青瑤一行人先入了院子。
望著陸青瑤的纖瘦背影,陸長渠緩緩收起了面上的笑意。
內院的管事娘子秋娘子正催著丫鬟們動作利索些,陸青瑤繞過影壁便聽到守門的丫鬟傳聲道:“大姑娘來了。”
花廳里此時被懸在梁上的彩繪花繪宮燈照得亮堂了許多,正對門的壁上掛了幅潑墨山水畫,畫下的條案上置了香爐。
里頭的丫鬟聽聲都停下動作,朝著檻外的陸青瑤行禮。
因著人并不多,廳里也只擺了一張八仙桌。
錢姨娘與她的兩個孩子拘謹地站在一旁朝陸青瑤行禮。
陸青瑤朝她們微微頷首,便坐到一旁的椅子上,等著其他人來。
錢姨娘的兩個孩子年紀相差不大,一個七歲,一個四歲。
大的是三妹妹,名陸青菏。小的是四妹妹,名陸青梅。
此時兩個小姑娘坐在陸青瑤對面的椅子上低頭說著話,時不時偷偷看上陸青瑤一眼,錢姨娘則低眉順眼的站在二人身后。
陸青瑤閑坐著無趣,便打量起對面的三人來。
錢姨娘身著樸素,恬淡嫻靜的溫和模樣,全身上下也只發髻上插了幾朵珠花。
記憶里錢姨娘是八年前他爹買回來的,據說原是南邊一讀書人家的女兒,因著八年前的南邊水災逃至金陽城投靠親戚。
其父受不住顛簸流離之苦,沒到城門口就沒了。十幾歲的錢姨娘好不容易尋到親戚處,才發現那家早已搬去了別處。無法之下,錢姨娘便跪在城門口賣身葬父,恰被從鴻鵠書院歸來的父親看到,便舍了銀子替她葬了父。
往后錢姨娘就成了府上的姨娘。
錢姨娘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安分。
陸青瑤撥弄著手上的三色玉鐲,漫不經心的想著事,便聽到外頭的聲音,原來是陸長渠也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