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同年2月份,國家批準了“西氣東輸”工程,這是中國繼三峽工程之后,又一重大投資項目,也是拉開西部大開發序幕的標志性建設工程。
西氣東輸工程開始之后,中國也開始采用更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來解決國內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之后的南水北調工程、以及西電東送工程,乃至進入到互聯網時代的東數西算工程,都是類似的投資建設。
也是自從西氣東輸開始,中國越來越擅長搞這種大的基礎建設項目,而且不斷的挑戰一些高難度的工程,漸漸的就變成了今天的基建狂魔。
當年塔里木盆地發現天然氣的時候,國內就已經開始探討西氣東輸攻城的建設,隨后在柴達木盆地、陜甘寧地區,以及四川盆底都相繼發現了天然氣資源,西氣東輸工程就逐漸變成了必須去建設的項目。
整個西氣東輸工程分為好幾條路線。都是從塔里木盆地開始,經過圖毒販盆地、河西走廊、寧夏平原、黃土高坡,在華中地區分開。
一線工程是通往長三角地區,二線工程是通往珠三角地區,三線工程是通往東安沿海。后來又修建了陜京線路,將天然氣輸送到京城。
工程是在2000年8月立項,2002年7月開始試驗段的工程建設,兩年后一線工程完成,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便送到了長三角地區。
這條線路橫跨了大半個中國,單靠一家單位肯定是無法完成的,所以國內有很多的企業,都參與到這個工程當中。
黃海石化就是想要競標到其中一段工程的建設。
天然氣的管道運輸可不是扯上一條鋼管,往地下一埋就完事了,這里面也牽扯到很多的技術。
制作出合格的天然氣運輸管道只是第一步,還有各種各樣的其他設備,像是各種檢測儀表、各種閥門、各種傳感裝置,那都是必需品。
在天氣運輸過程中還需要用到離心式壓縮機、壓力調解設備、分離除塵設備、管道清理設備等等。
而最關鍵的還不是硬件設備,而是數學計算。
輸氣管道內的水力、熱力、氣流、壓力等等,都需要進行嚴格的計算,而且由于地勢起伏的緣故,不同區域都需要進行單獨的計算,才能得到相應的數據,確保天然氣能輸送出去。
另外像是輸氣管道沿線壓力站的布置規劃、各個輸氣站的布置規劃、輸氣干線的布置規劃,全都是要經過科學論證才行。
所以天然氣輸送管道的建設,遠沒有表面那么簡單。
在天然氣領域,長距離的天然氣輸送技術,雖然比不上ng相關技術那樣的復雜,但也不是一般國家能掌握的了的。最起碼工業水平半吊子的國家,是做不了這種工程的。
而黃海石化能夠擁有建設天然氣輸送管道的能力,也說明他們在技術上,算是國內這方面的佼佼者。
競標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可是一件大事情,宋錦龍沒有必要拿這種事情搪塞李衛東。
不過李衛東還是想多知道一些內幕,于是他決定向何大伯打聽一下情況。
西氣東輸工程起自塔里木盆地,何大伯就在那里任職,應該會有比較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