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的情況比較復雜,早期是一家港島企業,后來港島金山與方正集團合并,而大陸部分則獨立出來成立了金山電腦,1998年聯想入股金山,成為了最大股東,對金山進行了重組。
2000年金山又進行了股份制改組,雷布斯也是那個時候才成為金山總裁的。之后金山開始謀求io上市工作,歷經八年時間才成功上市。
從金山的發展史來看,公司的所有權不停的變動,這勢必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公司的管理層也未必擁有太多的實權。
簡單的說就是,公司的發展方向,管理層自己說了不算,而上面的老板又三天兩頭的換人,自然就沒有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
或許雷總對于金山的戰略規劃
和管理理念,一直都不是很認可,所以才會在金山上市以后,辭去了ceo的職務。
而幾年后雷總重回金山擔任董事長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的改革,從產品重心、到發展方向,從體系建設、到企業文化,全都進行了改變。
金山也成功的從軟件公司,轉型為互聯網公司,從年收入不到10億人民幣,上升到年收入120億人民幣。
看過風云的人肯定都聽說過“金鱗豈是池中物”這句話,用在雷總身上再合適不過的了,現在的金山公司,已經養不了雷總這條大魚了,雷布斯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
只聽李衛東慷慨激昂的說道“雷總,現在的金山公司,已經不適合你了,你需要有充分自主權的舞臺,才能充分發揮你的才能
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他們都曾經改變了這個世界。而我找你做合伙人,是因為我覺得,你成為下一個改變世界的人”
李衛東這吹捧的有些夸張,在2007年,說到下一個會改變世界的人,人們肯定會想到扎克伯格,幾年后肯定會想到埃隆馬斯克,怎么也輪不到雷布斯的頭上。
但是李衛東的這番話,卻讓雷總感覺到,一團希望之火在胸中燃燒。
人類都是有的,只不過不同人的各有不同。窮人追求的是衣食無憂,普通人則希望生活富足,中產階級憧憬富人的奢侈生活,富人則渴望活的更久一些。
對于雷總而言,用自己的能力來改變這個世界,就是他內心中潛伏著的。
只見雷總輕嘆一口氣,隨后開口說道;“李董事長,能不能給我一些時間,我仔細考慮一下。”
“好的,那我就靜候雷總佳音”李衛東笑著點了點頭,他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
對付這種有理想的人,談錢或者談感情,都未必有效,還是乖乖的談如何為人類發展做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