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東很清楚,聯合談判當中,后來加入的一方必然是吃虧的。
很多國際經貿合作組織,先加入的,各種附加條件就越少,越往后加入到的,各種附加條件就越多。
就好比世界貿易組織,想加入的話,得跟每一個成員國談好條件才行。加入的越晚,里面的成員國就越多,要談判的對象就越多,付出的代價自然也就越大。
即便有些談判能夠一視同仁,新加入者不用付出額外的條件,但肯定是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話語權也是最低。
現在李衛東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其他四家企業都已經談了一段時間了,價格也從四億美金砍到了三億六千萬美金,甚至連最終的交易價格也都確定好了。
這時候李衛東再加入到話,大概率只能做小弟,別人說什么,李衛東照做就行,別人談成什么樣,李衛東接受就行,毫無主動權。
以李衛東的性格,怎么可能接受這種被動的局面!他當然要想辦法來獲得主動權,就算不能主導談判,也要掌握足夠高的話語權。
于是李衛東就弄出了這份保密協議。
而這份保密協議一出,李衛東瞬間反客為主,掌握了最大的話語權。
另外四家企業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然而面對一個可以省三千萬美金的機會,自然不能放過。
更何況李衛東也明說了,如果有人不簽的話,那大家就不帶他玩了,對于其他幾家企業而言,也不過是多掏一千萬美金而言。
這依舊要比原來的七千萬美金省,還能去掉一個競爭對手,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乎,即便是大家都知道,簽下這份保密協議,等于是讓李衛東拿到了主導權,可依舊還得在協議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四個人都簽完保密協議,趙正紅開口問道:“李董事長,現在能透露一下,你怎么用兩億美金,賣到小松挖掘機的技術了吧?”
李衛東收起了四份保密協議,隨后開口答道:“我的辦法就是,不從小松那里買。”
“不從小松買?那去哪里買?找德國人么?德國的挖掘機技術開價也不低,而且其挖掘機的性能,可能還不如小松呢!”蘇日勒和克開口說道。
旁邊的李長鳴也點了點:“說的沒錯,全世界范圍內,比小松更好的挖掘機,就是美國的卡特彼勒,但是卡特彼勒的價格比德國的利勃海爾還要貴呢!沒有五六億美金,根本拿不下來。”
“諸位稍安勿躁,聽我把話說完,我的意思是,我們繼續買小松的挖掘機技術,但是卻不從小松集團購買。”李衛東不慌不忙的說道。
“這可讓我有些迷糊了,你要買小松的技術,卻不從小松那里買?那從誰哪里買啊!”蘇日勒和克開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