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東的記憶中,飛躍鞋之所以能夠在歐美國家站穩腳跟,靠的就是復古。
當時飛躍鞋在國內已經賣不動了,大孚廠便將飛躍國外的授權賣給了法國商人,法國商人將飛躍鞋帶到巴黎以后,卻吸引了很多法國人購買,一時間復古的飛躍鞋,竟然引領了當地的潮流。
要知道巴黎可是歐洲的時尚之都,在巴黎被認為是潮流的東西,會被整個歐洲所接受,所以飛躍鞋也在歐洲的時尚圈流行起來。
再到后來歐洲的時尚風潮被吹到了美國,有幾個美國明星穿上了復古的飛躍鞋,被狗仔隊拍了幾張照片,結果連美國人也開始穿起了飛躍鞋。
雖然飛躍鞋在外國算不上是一線品牌,但是在歐美的潮流圈內,也還算是有一席之地的。很多歐美國家的時尚人士,都很喜歡穿這種復古的小白鞋。
潮流這東西,普通人不懂,也真的很難說清楚。什么巴黎時裝秀、米蘭時裝秀、紐約時裝秀,經常有一些妖魔鬼怪般的設計,然而在時尚界眼中,這就是潮流!
所以復古的飛躍鞋為什么會在國外火起來,成為了時尚達人眼中的潮流,李衛東是完全搞不懂的。
反正這復古鞋就是莫名其妙的火了!
……
東海制鞋廠是一家制鞋工廠,主營業務就是為國外品牌的運動鞋做代工。
此時的廠長吳有為,正拿著那雙復古的樣品鞋發愣。
“這不是以前的那種小白鞋么?咱們這里的鞋廠,幾年前就不生產這種鞋了。客戶是不是給錯樣品了?”吳有為開口問道。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以為給錯了樣品,后來我專門聯系了飛躍體育的隋經理,他說沒給錯,他要的就是這種小白鞋。”手下開口說道。
“飛躍體育是做出口生意的吧?我記得他們的鞋,都是往美國賣的。就這種老掉牙的小白鞋,咱們中國人都不愿意買,美國人會買這東西!我看這個飛躍體育也是腦子有問題!”
吳有為說著,撇了撇嘴,接著問道:“這種鞋子,他們要多少雙?”
“說是先要2000雙,探探市場行情,如果賣的好的話,再加大訂單。”手下開口答道。
“才2000雙!”吳有為露出了很不屑的樣子,仿佛這2000雙鞋子,根本不值一提!
飛躍在美國只有一家旗艦店,2000雙鞋試試水深,已經算是一個比較多的的數字了。
耐克的創始人菲爾-奈特老爺子,當年就是憑著300雙運動鞋起家的。
然而以東海制鞋廠的規模,還真看不上這區區2000運動鞋的訂單。
亞洲金融危機之前,閩東南地區的制鞋廠日子過的普遍都很不錯,那時候外海訂單暴增,一年能夠帶來數百億的產值,大的代工企業已經習慣于接外貿大單,對于小單子嗤之以鼻。
直到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海外訂單銳減,制鞋廠才開始第一波的洗牌,利潤開始向一些相對較大的工廠集中,有些代工廠也開始向自主品牌轉型,小企業則因為拿不到訂單,難以為繼,出現了一波倒閉潮。
現在的東海制鞋廠就是這樣子,接大筆的外貿訂單賺的盆滿缽滿,根本就不在乎飛躍體育這2000雙鞋的蚊子腿。
至于飛躍體育承諾的,如果產品賣得好,會加大訂單,則直接被吳有為所忽略。會吹牛的客戶,吳有才見多了,也不會真的相信。
只見吳有為開口說道;“我們的產能,要留給那些國外大品牌的外貿大單,怎么能浪費在這老掉牙的小白鞋上面!”
“廠長,那這單生意,咱們不接了?我給飛躍體育回個話?”手下開口問道。
吳有為沉吟了片刻,隨后搖了搖頭:“直接拒絕客戶不太好,畢竟之前也合作過。做生意嘛,買賣不成仁義在。這樣吧,把這2000雙訂單,介紹給老孫的鞋廠吧!
去年的時候,咱們缺面料的原材料,老孫幫了咱們一把,賣了一批面料給咱們,算是解了咱們的燃眉之急,現在正好還他一個人情!”
吳有為口中的老孫,名叫孫廷山,是另一家代工廠的老板。
老孫的代工廠,規模只有東海制鞋廠的四分之一,所以平時只能接一些小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