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諸如浙商、徽商、閩商也是如此,都是很善于抱團取暖的,他們做生意會盡可能照顧老鄉,有時候幾個同姓或者同村的人,就能壟斷一整個產業。
就比如國內快遞產業,有好幾個快遞巨頭都是出自桐廬,有的干脆就是兄弟。
在抱團取暖這方面,大概只有粵商不這么做,粵商歷來都有單打獨斗的習慣,并不像浙商、閩商那樣積極抱團。
一邊閑聊,一邊環顧四周,周向陽發現,在不遠處,集中煤業集團的汪岳群,與煤炭進出口總公司的曹思源也正湊在一起有說有笑。
“煤炭進出口公司做的是進出口業務,跟冀中煤業本來就有很多往來,特別是最近這兩年,冀中煤業整合了全省的煤炭資源,開始向煤化工方向發展,他們跟煤炭進出口總公司的業務也更加頻繁了啊!”
想到這里,周向陽心中騰起了一絲羨慕。
無論是進出口業務,還是煤化工業務,都是煤炭行業中利潤極大產業,傳統的產煤企業自然是很希望向著這些高利潤的行業進行轉型,而不是當一個初級的煤炭生產者。
另一邊,兗礦的黃愛華坐在那里,身邊那只有一個隨從,并沒有人搭理他,顯得格外的孤獨。
見到這一幕,周向陽心中暗道:“龍頭企業活該如此,誰讓你們兗礦的規模那么大呢!”
無敵是多磨寂寞!
在這一眾煤炭企業當中,兗礦無疑是最強大的,強大的沒有朋友。
就在此時,有人卻走到了黃愛華的近前,開始與黃愛華攀談起來。
周向陽仔細一看,這人正是李衛東。
“怎么那個個體煤老板也來了?難不成他覺得,自己會中標?真是很傻很天真!”
想到這里,周向陽忍不住笑了起來。
“老周,你笑什么呢?”旁邊的人立刻開口問道。
“你們看到兗礦黃總左邊那個人么?”周向陽偷偷指了指李衛東。
“看到了,這小伙子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見過。”那人開口說道。
今年三十一周歲的李衛東,在眾人眼中的確是陌生的個小伙子。
若是放在后世互聯網時代的話,李衛東這種年輕企業家,肯定會有不少人認識。
這種級別的企業家時時刻刻都會處于自媒體的焦點當中,隨便出席幾個活動,照幾張照片,便會流傳在網上,被全國人民所看到。
就好比董女士,身邊換一個漂亮的女助理,都能引來一波自媒體的爭相報道。
但是在九十年代末,信息傳遞并沒有那么的發達,哪怕是知名藝人,除了自己的作品之外,也是得靠報紙和雜志露臉的。
而紙質媒體的版面畢竟有限,不可能給予太多的配圖,不想是后世的互聯網自媒體,可以配上一大堆的圖片,甚至還能附加一些無關緊要的圖片。
因此大家雖然都知道小狗電器,但是李衛東這張臉,普羅大眾卻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