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幾部推理中,我都運用了本格系列的殺人手法。
本格推理的精華在于同一個地方,不同的迷題,密室和推理,而并非要拘泥于多少字數或者換多少新鮮的地方。
每一章,每一個人物身上都藏著最終解密的線索。故事情節固然可以發展很快,但是會失去組合線索的樂趣
所以讀者必須和作者一起運用起你們小小的灰色腦細胞,才能體味出其中的樂趣。
無論如何,我都只想說,推理不是快餐,很大程度上,如果你體會不到解密的樂趣的話,那么推理于你一定會非常枯燥的,真的。
這些都是我作為一個作者的心里話
對于我來說,必不可少的就是情感,迷題,密室和反復思考的樂趣,我也沉迷于此。
曾經,有一部很有名的德國作家的推理,全程都是寫了作者與小村莊里的每一個人的對話。
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可怖的尸體,也沒有那些流行的通俗的東西,甚至都沒有提到兇手的名字。
案件完全是從作者和村民的每一句話語中流露出來的線索和情感拼湊起來的。
但是,這部卻得到了當年推理大獎的頭名,它的名字叫做《謀殺村》。
我不知道《謀殺村》究竟屬于什么類型的推理,它是隨意的,就像一股清流一樣,作者從中表露出了自己所有隱含的情感,和每一個人心中的悲傷。
所有人都被困在那個小小的村莊里,所有人都想對過去的事件和已經結束的戰爭發表自己的意見,所有人都想對作者這個熟悉的陌生人一吐心聲。
是啊!這于作者來說,自己與自己書中的人物不就是熟悉的陌生人嗎?
主角被一輩子困在那間戰爭之后無法帶來更多幸福的小農莊里,妻子死去之后,他像頭困獸一樣需要擺脫牢籠,需要新的救贖。
可是他找到的卻是另一個命運更加悲慘,更加無法擺脫牢籠的女人。一切的一切,瘋狂之后的絕望與偽裝,最終依然無法逃脫命運的制裁。
雖然《謀殺村》并不可以定位為本格推理,但是那種禁錮的、封閉的感受,在狹小空間里的瘋狂殺戮,卻又將罪惡完美地掩蓋在陽光之下,不正是與本格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另一個例子,便是《黑暗館》,書中的作家在參加母親葬禮的時候,無意之中打聽到了那種詭異的房子——黑暗館,一棟過去和現在都帶來厄運的被惡鬼詛咒的房屋。
第一次打開《黑暗館》書頁的時候,我的期待就難以抑制,多么純粹的新本格派推理理念啊!讓人恐懼而又想不斷深入,欲罷不能。
信州的深山中,大霧彌漫,獨自一人上路,沉浸在那種找不到盡頭的空虛絕望之中,然后,連汽車都失去的主角,跌跌撞撞的奇跡般的進入了自己所要見到的風景之內。
爬上塔樓,一躍而下,所有的一切都從這一刻開始,就連記憶也從頭開始。
目睹著欺騙,無意識地給與充分信任。目睹著殺戮,就像在大霧中一樣無法找到正確的方向。角色之間的互相換位,情感和扭曲,始終穿插在其中。
呼~說了這么多,我也該自己去拿起筆來了!
雖然從來不說這樣的話,我今天還是想說一句,不論我的文筆是否合你心意,也不論你是否喜歡推理,看到的話都請點下一個贊吧!就當是為筆者的癡迷點一個贊,謝謝!
在酒吧里,或者在一個可以喝酒的,隨便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