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欲改革地方官府體系,在一定區域內設立縣級行政單位,自然要從長寧衛所在的隴左南六衛率先開始。
長寧縣的臨時府衙,就設立在長寧城中。
從今往后,長寧衛便不再是隴左郡長寧衛,而是隴左郡長寧縣長寧衛了。
而長寧縣的管轄范圍,便是包括長寧衛在內的南六衛,其主政長官稱為縣守,要求是修為須得達到紫府境境,曾立下過足夠的功勛,并且有一定的管理地方的經驗。
長寧縣的第一任縣守大人,乃是由帝子安欽點,名為王定族。
沒錯,就是長寧王氏“定”字輩的三老太爺,王定族。
他一直都在軍武體系之中發展,并受到朝廷軍武體系的“重點栽培”,王氏對他的資源支持也從來沒有斷過。
如今的王定族已經兩百三十歲出頭,修為也已經跨入了紫府境,并成為了軍武體系中的一方大老。
帝子安將王定族委任為長寧縣縣守,自然是擺明了態度,不想插手長寧地區的大大小小事情。
你王守哲不是不想封王么,不是不想管事,就愛當個“土大帝”么
那索性,就讓你王守哲徹底成為“土大帝”,在長寧縣范圍內絕對是說一不二,如此,你王守哲自然要對整個長寧縣的發展負起責來。
如此一來,長寧縣六衛,就成為了真正的特區,王氏在此的地位和話語權甚至遠遠超過了朝廷。
此刻。
長寧城縣守府中,隴左學宮的動員使已經抵達。
此次“春雷行動”,由紫府學宮和地方官府同時發起動員令。
此次紫府學宮派來長寧縣的動員使,自然也是和王氏關系頗佳的長春上人。他還是王守哲名義上的師尊。
原本按照他的年齡,早已經到了大限,怎奈他本身因為長生樹的緣故壽元就比一般的紫府境長,再加上長生樹晉升為九階后,又是反饋了他一大波壽元。
以至于如今的長春上人反倒是有了些許返老還童的趨勢,猶若那童顏鶴發的老神仙一般。
當然,若論單打獨斗的戰力,長春上人依舊是隴左紫府學宮各上人中墊底的存在。
隨著動員使長春上人的抵達,一道道動員令,也在官府和學宮弟子的派送下,被送到了各世家手中。
與此同時,各種宣傳手冊和口號也借由各種途徑在長寧縣中擴散開來。
一時間,整個長寧縣都沸騰了起來,大大小小的世家都接受動員,開始根據自身情況和官方需求,在家族內部進行協調。
長寧衛城以西,有一處肥沃的三角洲地帶,名為寧西鎮。
寧西鎮上比較強大的世家,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寧西黨氏,一個是寧西梁氏。
其中寧西梁氏早先頗為落魄,又和王氏的世仇平安劉氏有姻親關系。以至于當年寧西梁氏的靈臺老祖梁浩峰,曾經犯下過低級錯誤,在決戰之時站隊站在了劉趙兩氏陣營中。
好在梁浩峰醒悟得及時,事后不僅主動認錯,積極給出了賠款,還費盡心思和長寧王氏打好了關系,所以王氏非但沒有為難梁氏,還在未來的發展中和寧西梁氏合作進行了糧種種植、靈種種植,漸漸地令寧西梁氏緩過勁來。
而寧西梁氏梁浩峰也極為識時務,一門心思的抱緊王氏大腿,碰到逢年過節或是王氏辦大事,都會第一時間送上大量賀禮。此外,還將嫡脈女子梁慕青嫁到了公孫氏,形成間接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