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姑姑他都得罪不起,太難了!他很無奈地看向了王勇,勇叔,救我……
王勇直接別過了頭去,開玩笑,這兩個姑奶奶他可得罪不起。
類似的情況,只有家主或是夫人能壓制的住。
只可惜,這一次沒見到璃慈小姐,聽說璃慈小姐和師父出去“云游”了。
……
就在幾個年輕族人,在學宮中享受她們自己的人生時。
王氏的平安鎮也是日新月異地發生變化。
汛期水患,給無數平民帶來了災難。而王氏則是大開糧倉,收攏了許多難民。在王氏的齊心協力下,將難民們都投入到了河堤加固,疏浚河道,以及梯田開發等工程之中。
這也避免了僅僅是出糧賑災,養出一群懶漢來的策略。而是給予了他們工作,可以靠著自己的勞動,在平安鎮立穩腳跟。
漸漸地,那些難民們逐漸適應了平安鎮的節奏。
如今已近冬季。
大量臨時搭建的難民棚,環境比較惡劣,很多家庭都只能擠在一起。還因為四處透風,而令這個冬天格外難熬。
很多人度過了最初的困境后,情不自禁地懷念起當初的家。也許那些家都很破落,卻是一家人生存的根基。
諸葛文耀一家子,是難民營中普通的一家子。
只不過,人近中年的諸葛文耀的身體不太好,干不了粗活,只能跟著很多體弱的難民婦女和老妻一起,從事一些簡單的勞作,拿著較低的工錢。
但是這較低,也是相對較低。
實際上在平安王氏只要你肯工作,哪怕是最低工錢,也能拿到每月三個大銅的工錢,而且每月還能額外領取五十個角子的飯貼補助。
若是省吃儉用一些,每月平均能攢下兩個大銅的模樣。
然而幸運的是,諸葛文耀有一兒一女,兒子已經二十幾歲還未娶妻,女兒卻只有十五歲。
兒子諸葛鐵柱從小長得身強體壯,不負鐵柱之名,剛一到難民營就加入了最辛苦的修河堤隊伍中,一個月能拿八個大銅工錢與兩個大銅的餐飲補貼。省吃儉用一點,一年竟然能攢下一個乾金!
而且最近諸葛鐵柱報名參加了王氏巡防隊,已經通過考核被錄取了,每日里只要進行訓練,便能擁有十個大銅餉銀,每年還有不菲的各種名目補貼,賺上兩個乾金都正常。
而女兒諸葛翠花則是個心靈手巧的姑娘,憑著自己努力加入了蠶莊的織女隊伍中,成為了一名織女學徒。哪怕僅僅是學徒,一個月也有五個大銅工錢。
全家四口人都有工作,隨然收入不一,卻也給了他們安穩立足的根本。
然而今天。
他們一家子都請假守在了難民營中,因為這是一個重大的日子,他們眼巴巴地在等著一項重大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