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輦走入“尋常百姓”家,已有將近二十載,早已經不是稀罕之物。
隴左郡城之人,身處飛輦中轉中心,無論是投遞貨品、信件、亦或是出門游玩,都是最方便不過。
甚至不乏有錢人,會在心情煩悶之時,隨便搭乘一架飛輦出門逛逛,然后過幾天帶著大包小包的各地特產,元氣滿滿的回歸郡城的高節奏生活。
而郡城的商戶,也可以通過飛輦投遞系統,將郡城各種優質的商品賣遍隴左郡各衛,因此而大賺特賺。
守達商行也因此大發橫財,成為了隴左郡最賺錢的幾個行業之一,不知道引起多少人心饞眼紅。只不過,飛輦系統可不是那么好打造的。
一來是去哪里弄那么多飛輦是個問題,二來是,隴左錢氏這個五品世家并不好欺負。三來是,守達商行背后有紫府學宮在照拂,每年給予學宮的租金也是個大額數字。
以至于守達商行在隴左郡形成了一家獨大,卻無人能競爭的局面。
然而就在今天,這種壟斷局面被打破了。
王守諾在眾人興高采烈的議論聲中得知,這個新開業的【慶豐商行】,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四品世家慶安左丘氏的產業,他們所采用的飛輦,絕大部分是從【凌云圣地】租借而來。
有了左丘氏和圣地的背書,這個慶豐商行的商譽自然沒有問題,而他們開出的價格,只有守達商行的三成!引起各路商戶們的支持。
部分商戶,當場就與慶豐商行簽訂了契約。
“糟糕了。”王守諾頭皮發麻,感覺到了危機來臨,急忙跑回去給王守哲寫信。
事實上,并非王守諾一人通知家族。守達商行在隴左郡的總行,各地的分行,隴左王氏,隴左錢氏等等,都將這一情報迅速傳遞。
霎時間,風雨欲來風滿樓。成立將近二十載的守達商行,迎來了最大的危機。
可這一次針對錢氏和王氏的打壓,仿佛才是冰山一角。
與此同時。
慶安郡西北面,靠近漠南的方向,有一條已經存在了近三千年的商道,被稱為“慶北走廊”。
因為大乾境內多山,慶安郡的地形則相對平坦,方便大宗貨物運輸,距離也近,因此,遼遠,嶺北,隴左三郡的商隊,想要前往國都,大多都是走的這條“慶北走廊”。
隴左錢氏的商隊,自然也不例外。
這么多年,錢氏的商隊南來北往,也不知在這條路上走過了多少遍,早已對這條路無比熟悉。
錢忠是錢氏商行的一個管事,這些年來,慶北走廊這條運輸線一直都是他負責的。
他每年都要在國都和隴左之間來回數趟。
這么多年,南來北往,他也不知在這條路上走過了多少遍,早已對這條路上的一切無比熟悉。
跑商的時候,什么時候出發,以什么速度前進,走多少時間能找到地方休息,都是門清,在時間的估算上誤差從來不超過一個時辰。
這一天,他跟往常一樣,掐著點帶著商隊出發,準備趕著午后的時間點出關,這樣傍晚時分就能抵達國都那邊的驛站歇腳了。
錢氏經營商行多年,運輸一直以來都是錢氏商行的主營業務之一,將粗鐵從漠南運到鐵礦資源嚴重不足的隴左,承接慶安左丘氏的一部分糧食運輸,以及將王寧王氏出產的洋玻璃等商品運往國都,都是錢氏商行的業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