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陛下。”老姚小心翼翼地提醒道,“蛟龍幫也是正經注冊過的商行,英濟小親王行事雖然沖動,卻也將安江真正水匪清掃干凈,護了航道周全,讓水路經濟得以發展。每逢安江水患,蛟龍幫也會出錢出力。也算是有功的……”
“老姚啊,你還真挺難得為孩子說好話,想來也是與朕一般心思,都是心疼英濟那孩子。你放心,此事我從未怪過濟兒,否則也不會讓你偷偷派人暗中協助于他。”隆昌大帝嘆了口氣,對德馨親王和永安親王卻是愈發不滿,“濟兒母親資質絕倫,猶要超過永安一籌。而濟兒當年出走之時便已經是天驕乙等的卓絕資質,倘若好好籌謀一番,資質必然還能再提升不少。”
“可惜啊可惜,濟兒因父子不睦而錯失了良機。否則,濟兒未必不能成為準帝子。他的個性雖然莽了些,但是在真性情講義氣這一點上,與朕一模一樣。”
“好在濟兒運氣不錯,碰到守哲給他指了條明路。如此也好,他不懂心術,又養出了一身的草莽氣息,讓他出去開拓總比待在廟堂更加適宜,也省得他被困在德馨那一脈的爛攤子、糊泥塘里。”
此時的隆昌大帝就像是尋常世家的老祖宗一般,絮絮叨叨地述說著自己心疼的子子孫孫們,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操碎了心。
“陛下,既然英濟小親王要走開拓之路,是否要把蔣玉松召回?”老姚小心翼翼地問道。
“濟兒性子太莽,容易遭人算計,吃暗虧,有心思縝密的蔣玉松在旁護著點兒,朕也放心些。”隆昌大帝的眼眸中滿滿都是對小輩的關愛,“何況濟兒野慣了,總得有人給朕傳傳消息,免得他太過行差踏錯。”
“喏,陛下。”老姚彎腰應著。
一番絮絮叨叨后,隆昌大帝心中的燥火方才漸漸平息沉淀了下來。
他略顯渾濁的眼眸中仿佛蘊含著濃烈的威嚴:“老姚,替朕擬旨,康郡王吳承嗣不負圣望,親臨域外戰場,以身犯險,屢立戰功,為眾皇室子弟之表率,特賜郡王紫金冠一頂,上等皇家莊園一座,上靈十枚,乾金五百萬。另,加封趙氏怡靜為二品郡王妃,一應冠服禮器均置辦齊全,欽此。”
“這……”老姚有些懵了。
陛下適才還把康郡王罵的狗血淋頭,恨不得打死了事,怎么這一轉眼間,卻給了康郡王如此豐厚的賞賜?
別的不說,那一頂郡王紫金冠,上面帶有真龍符印,那可是巨大的榮耀和恩寵啊。
大帝即位數千載,能獲得此榮耀的郡王不過雙十之數,其中大多數還都是有從龍之功的皇室兄弟們。
最近一個有此殊榮者,還是已經故去的昊郡王殿下。
“老姚,莫非你有意見?”隆昌大帝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老眼半閉,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語氣也是無喜無怒。
“老奴不敢。”老姚急忙彎腰行禮,“老奴這就去辦。”
說罷,老姚彎著腰,一點點退出了拙政閣。
出了拙政閣后,他才敢在臉上略微露出了些惋惜之色,他跟隨陛下千年,自是知道陛下之個性。
此番,若是陛下將康郡王從域外召回,痛罵訓斥一番,那還好些,至少說明他對康郡王依舊抱有不小的希望。
可如今,陛下竟不僅沒有將康郡王召回訓斥,反而不動聲色地厚賞了康郡王和怡靜郡王妃,這下連老姚都有些摸不準陛下究竟想干什么了。
……
數日后。
歸龍城中,有兩大國公家族。一為定國公王氏,二為安國公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