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并不著急晉升紫府境,只因皇家有祖規,待得康郡王正式繼承帝子之位后,她作為帝子發妻便有資格動用皇室內庫的萬載底蘊積累,在天人境時再晉升一重血脈,成為一名大天驕。
這是為了未來大帝的帝后位置著想,一般帝子都會在四百至六百歲之間繼位,而紫府境修士大多都只能活到七百多歲,鮮有能超八百歲的。
總不能讓堂堂帝子繼位成為大帝后,其原配夫人或者老死,或者已經成了難以見人的老婦吧?
因此,帝子妃若不是大天驕,皇室也會不惜代價想辦法讓她成為大天驕。如此,她至少還能相伴大帝一千多年,輔佐大帝管理后宮內宅。
也因此,帝子之位,對于帝子妃而言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機緣,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
“靜兒此番回娘家,可是為了英濟之事?”趙氏家主趙承文笑著問道。
“老祖宗。”趙怡靜面色微微有些怨怪道,“先前安郡王和王氏兩位大天驕,在上京城鬧得沸沸揚揚,直接介入帝子之爭,已經對承嗣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在這危機關頭,英濟皇叔怎么能作出如此背后捅刀子的事情?”
“老祖宗,要不您給他寫封信斥責一番,叫他莫要和王氏廝混在一起了。”
談及此事,趙承文的臉色也有些凝重:“此事說來復雜。按理說,你是小輩不應知道此事。只是眼下涉及到了帝子之爭,那樁丑聞也不能再瞞你。”
“英濟他雖然是我姐姐的兒子,可姐姐她在英濟年幼之時,因與德馨親王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同而生出嫌隙,而當時還是郡王的永安也沒有站在她那一邊,反而斥責她不懂事。時間一久,永安與姐姐間的矛盾也愈來愈大。后來,一次吵架之后,我姐姐一怒之下試圖帶著孩子離開,卻被永安帶人攔截,并不小心打傷。”
“我姐姐一怒之下,便去了寒月仙朝,至今未歸。為了此事,咱們安國公府也曾與德馨一脈大鬧過一場。最后驚動了陛下,得陛下圣裁,嚴厲懲戒了德馨親王和永安,并親自擬旨,派人給我姐姐趙惜晴,請她回來。只是我姐姐她從小脾氣倔強,自己又是大天驕之姿,心高氣傲,極其看不上永安的懦弱,寧愿獨自在仙庭打拼。”
趙承文清楚的記得,當時他還動手揍過永安郡王。
“唉~”趙承文說起此事時,臉色依舊有些不太好,“英濟那孩子的性格隨我姐姐,從小桀驁不馴,雖然對咱們趙氏素來親厚。可他真要決定做些什么事情,別說我這個舅舅了,便是陛下,若不下旨強行召喚,怕是都難以令他回頭。”
“靜兒,此事的前因后果你也了解了,你就忍忍吧,別太放在心上。時間一久,自然不會再有人談及龍無忌這個名字。”
“果然連老祖宗,都拿那個任性的英濟皇叔沒辦法么?”趙怡靜頗有些怨念。
這種背后捅刀子的行為,對她夫君康郡王一眾擁躉的心理傷害可不小。更別提,支持夫君的皇親之中,有不少都是看在英濟皇叔面上才站的隊,如今他搞出來這么一出,不少皇親都有些動搖了。
“靜兒,連陛下都默許了,你也千萬別動什么小腦筋。”趙承文告誡道,“你明白陛下為何在此關頭,突然大張旗鼓賞賜康郡王府么?還賜予你二品郡王妃的殊榮。”
“不是為了表彰夫君在域外戰場立功,有慰勞犒賞之意么?”趙怡靜微微疑惑。
“自然沒有那么簡單,光是域外戰場立些戰功,哪有如此殊榮?”趙承文臉上帶著一抹喜色,細細給趙怡靜分析,“前一個有此殊榮者,乃是昊郡王。昊郡王那是什么人?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大帝繼承人,無論是康郡王還是安郡王,與之相比都要遜色太多。”
“陛下定然是心中早有決斷,只是未曾真正擺明態度而已。最近安郡王弄出個‘達拉大荒漠開拓計劃’,鬧得沸沸揚揚,賺了不少世家的支持,表面看似風光無限,可歸根究底還是砸了陛下的顏面。”
“隨后,王氏又弄出了龍無忌之事,意圖為爭奪帝子之位而造勢,屬于拉攏分化之計。”
“原本咱們趙氏還準備想辦法反擊,卻不想陛下直接大肆犒勞封賞康郡王,自然是擺明了態度告訴安郡王一脈,帝子之位他老人家心中早有圣裁,讓他們消停消停,別胡亂蹦跶。”
“此外,自然也是因英濟那件事情,他覺得有些愧疚。便順勢給與康郡王府一份補償,以安定惶惶人心。”
趙承文的一通分析極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