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第一個懷疑的目標,便是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康郡王一脈。
她之前那么賣力地替帝子安拉攏人才,打聽情報,一方面是不希望康郡王上位,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寄希望帝子安繼任帝子之后,能重查此案,還她父親一個清白。若父親和昊郡王泉下有知,也可以安息。
多年下來,雖然她通過種種跡象,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間接證據,基本可以判斷是大元帥和德馨親王聯手坑死了昊郡王。
然而對方一個是軍神大元帥,一個是皇室親王。
茲事體大。
若無真正可以一錘定音的實錘證據,沒有完整且無法撼動的證據鏈,根本奈何不得他們。連帝子安都覺得那些證據之中,有一部分證據鏈過于主觀臆斷了,一旦拿出來,很有可能會被對方找到漏洞推翻。
天滟仙子只得求助于王守哲,希望他能幫忙。
等她說完,王守哲這才接茬道:“陛下,雖然證據鏈不夠充分,但是德馨的確有明確的作案動機,一些旁證也指向他,作案嫌疑非常大。只是守哲一直想不通大元帥為何要如此深入帝子之爭。而且事情過去太久了,幾乎是不可能收獲實錘證據。唯一知道全部真相的,恐怕也只剩下了當時的實際參與者。”
“因此,守哲只能布下眼前這局,引蛇出洞,利用德馨親王的心理狀態,引誘他自己說出真相。”
“不可能這么簡單!”德馨親王不甘心地怒吼,“你布下這個局,怎么就敢確信我一定會上鉤?一切行動計劃都是本王自己決定的,難不成,你還有妖術能操控我的思維和行動嗎?”
“沒錯。”隆昌大帝也皺眉道,“你憑什么認為德馨一定會在這時候行動,而且采取的是這種行動?”
“陛下,此事說起來略有些復雜。”王守哲無奈。
大帝來了就是麻煩,礙手礙腳的。
“復雜也要說。”隆昌大帝怒目一瞪,“這件事情這么大,你還想含糊過去么?”
好吧。
王守哲略微沉吟了一番后說道:“這要從當年曹幼卿在我隴左郡攪弄風雨,龍無忌逼迫我投靠康郡王時說起。”
“扯太遠了吧?”隆昌大帝瞪眼,“你糊弄誰呢?”
“陛下,當時臣覺得帝子之爭太過風險,不想被牽連,可龍無忌等人施加的壓力太大。因此,臣不得不考慮一旦被卷入帝子之爭后的得失與安危。”
“基于此,徹底調查了解一下‘未來主君’康郡王的經歷和性格,以及他身邊對其具備主要影響力的人物,其經歷和性格,以及康郡王的對手等等全面情報,也是合情合理的吧?”王守哲無辜地說。
隆昌大帝瞪眼。
合情合理你個魂!
就是一個小世家投靠主君而已~當時有那么多世家提前站了隊,怎么就你整了那么大陣仗出來?
不過,他嘴上卻贊同道:“謹小慎微,思慮周密。”
“微臣知道,人性格的形成往往和原生家庭、人生經歷、心理創傷等等一系列內外因素相關。”王守哲解釋說,“我那時候就發現,德馨親王對于帝子之爭異常執著,在康郡王還年幼之時,就一直給他灌輸,‘你出身時機很好,一定要當帝子’,‘你就是未來大帝’等等理念。總之,就是將自己一輩子的遺憾,全部寄托到了康郡王身上。”
“那時候康郡王正當紅時,德馨親王就滿世界吹牛,說自己將康郡王教導得如何如何優秀。還舉了康郡王年幼時,因為教導太過嚴苛,說出‘不想當帝子’的話時,受到德馨親王嚴厲懲戒的例子,來證明幸虧有他德馨親王,康郡王才有如今此等成就。”
被親衛們押解著的德馨親王瞳孔一縮。
他沒想到,王守哲竟然調查得如此之細,連這些他自己都快忘記的細枝末節都調查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