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王瓔蕾琢磨了一番后說道,“不過此物若是研制成功,你得獨家授權給我的廠里生產與銷售,為期至少一百年。而作為回報,我會向家族申請將銷售額的一成,兌換成家族貢獻值給你。”
她深知民生用具的重要性,哪怕只是提升一成生產效率,能夠省下的人力物力就是海量,這種可調節懸掛式圓盤刀刃犁看起來頗有前景,一旦成功,率先就會讓王氏在種植上的優勢更進一步。
“沒問題。”王寧晞同樣爽快的答應了下來。其實,他對于發明創造技術的處置,也沒有太多渠道,給王瓔蕾去運營乃是最佳途徑之一。
王氏內部向來鼓勵各種創新,能做到創新者往往會收獲巨大的貢獻值。
但是同時,王氏也不會允許自家人在創新之后,私自對外授權謀取利益,或是索性自己或是對外合作經營私產。
族人私自經營私產對家族來說是大忌諱,因為這里面必然會出現利益糾葛,或是明里暗里損害家族集體利益。
此外,若是開了這道口子,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族人去投資經營私產,如此家族必然是個人心渙散分崩離析的局面。
“好好好。”王瓔蕾也是個雷厲風行之女強人,與王寧晞簽訂了授權契約之后,就立即招來麾下幾名職業煉器師。
其中一名五大三粗的“中年男子”叫王啟,是一名擁有靈臺境修為的二品煉器師,他乃是王氏煉器總司培養出來的家將煉器師。
別看他長得不是很聰明的模樣,可實際上他已經掌握了三種靈器的煉制方式,在他手中成功煉制出來的下品靈器已經達到了九件,他尤其是擅長根據圖紙來煉制農具樣品。
其余幾名是他的學徒,都是煉氣境的初品煉器師。
“見過啟先生。”王寧晞見得王啟,便立即行禮。原因無它,王啟還有個身份就是王氏族學煉器課的客座先生,每年都會抽空教一下精英課課程。
“原來是寧晞啊。”王啟對王寧晞印象也非常深刻,身份尊貴、聰明好學,且有為人謙遜低調,很多次提問都把他這個先生給問倒了。
只可惜……唉~
略作寒暄后。
“啟先生,勞煩您和您的團隊根據圖紙用手工煉器方式,打造出一套樣品來。”王瓔蕾直接進入話題,“但是在煉制之時,請考慮量產化的可能性。”
王氏對技術性人才十分重視和尊重,王瓔蕾這個老總對二品煉器師也頗為客氣。
王啟研究了一番后,了然于胸地點頭說:“奇思妙想之物,我可以用高爐量產的百煉鋼打造圓盤刀刃、一些關鍵性零件,以及中間那根大軸,其余骨架和配重可用普通碳鋼節約成本。”
多數發明創造就是如此,在沒有被創造出來之前,往往是一片空白。可一旦被人弄出來之后,在技術人才眼里就是豁然開朗了。
如此。
王啟團隊便去煉制實物了。
而王寧晞在王瓔蕾的幫助下,開始規范化編撰圖紙和版權聲明,然后交由長寧衛的官府通過官方渠道,遞送去歸龍城的技術與版權公正總署。
這是公冶氏大力推動下成立的大乾官方機構,起因當然是公冶氏身為大乾的技術先驅者,長期飽受盜版和模仿者的侵害后的產物。
遇到弱小的家族盜版,公冶氏還能強硬鎮壓一下。可遇到諸如趙氏明目張膽的盜竊技術,公冶氏自然是莫可奈何。
也是由此,公冶氏與趙氏極為不睦。其他家族雖然也偷,可好歹還收斂著點,就趙氏最無恥。
當年在隆昌大帝主政,以及趙氏掌控內閣時,此份奏章提案一直被壓著未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