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為了研究出體外克隆技術和基因調制技術,他每天花費大量時間錄入生物學資料,總算將它提升到了Lv1水平。
說起來,陸宸得到科技編輯器也有一年的時間了。
這么長時間,僅僅將兩門學科提升到Lv1的水平,可見將一門學科提升到Lv1的水平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然,這么長時間,陸宸除了生物學,還有一門重點提升的學科,那就是數學。
數學的經驗值,從50提升到了95,距離Lv1的水平已經不遠了。
因為陸宸發現,數學對科技編輯器的研究速度影響很大。
這個問題還是他當初在研究微波充電技術時發現的。
當時為了研究微波充電技術,他將物理學經驗提升到了70點,不過得到的研究時間還是很長。
所以他換了一種思路,錄入數學資料。
因為微波充電技術不僅涉及到了物理學,還涉及到很多數學相關知識。
果然,這一舉動,大大加快了微波充電技術的研究進度,讓原本需要二十天才能搞定的技術,縮短到了一半。
后來陸宸知道,想要研究出一項技術,靠的絕不僅僅是單一學科的知識,而是多學科聯合研究。
其實人類現代的技術都是如此。
幾乎我們身邊所有運用到的科技,都不是單一的學科能夠解決的。
機械行業中需要用到數學,材料行業中要用到數學和機械,計算機行業中學要用到物理、化學、數學、機械等等。
生物學也是如此。
科技編輯器能將基因調制技術弄出來,很難說沒有借助數學的知識。
此時。
當陸宸看到材料學只有10點經驗值時,眉頭不禁一皺。
這個經驗值,太低了。
想要制造出超越信越日化的單晶硅,僅憑這點經驗值的材料學,恐怕不太現實。
陸宸現在基本發現,Lv1水平,大約就是人類目前的理論科學極限。
想要突破這個極限達到Lv2水平,根本沒有可能。
換句話,科技編輯器的材料學理論水平只有10點經驗,距離100點經驗還有90點的差距。
這個差距可不是十倍的差距。
因為根據科技編輯器的計算方式,經驗值越往后,實際差距越大。
以它的計算方式,目前資料庫里的材料學理論水平,頂多只有本科水準。
就這個水準還想挑戰信越日化?
早點洗洗睡吧!
除非先將材料學經驗值提升上來。
不過已經提升了兩門學科到Lv1的陸宸知道,將一門學科提升到Lv1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沒看他花了一年功夫,才提升兩門學科嗎?
就算現在陸宸全心全意錄入資料,估計也要錄入三四個月的時間。
三四個月再加上科技編輯器的研究時間,估計差不多要四五個月。
技術研究出來后再讓手下的實驗室吃透,至少還要一兩個月。
之后再生產,嗯,半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宸升科技芯片全面斷供。
所以說,陸宸只能現在硬著頭皮直接研究。
不知不覺,他的目光掃到生物學上。
Lv1水平的生物學......
生物制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