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劉德英揉了揉眉心,對一旁的董助吩咐道:“通知下去,十分鐘后,召開董事會。”
“是,董事長!”
......
臺積電的內部協商,陸宸并不清楚。
其實就算清楚了他也無所謂。
失去臺積電這個客戶,對他毫無影響。
因為目前而言,龍芯半導體大硅片的產能根本不可能供應整個芯片制造業。
也就是說,注定又一部分芯片制造商要晚一點得到這種新型的大硅片。
甚至得不到。
大硅片的利潤是不低,甚至不比電池管理系統低多少。
但和半導體產業中利潤最豐厚的芯片制造相比,大硅片的利潤就有些食之無味了。
再跟利潤更豐厚的高端智能手機相比,芯片制造似乎又顯得不值一提。
雖然陸宸暫時沒有進軍消費電子行業的打算,但他對消費電子行業的影響力卻樹立了起來。
而且他不在乎大硅片的利潤,這才是半導體行業巨頭最頭疼的。
唯一能捏住宸升科技軟肋的NPX,也已經被宸升科技收入麾下。
這么一看,陸宸似乎誰都不用怕了。
陸宸涉足大硅片行業,并不是準備進軍半導體行業,而是為了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更穩的站住腳。
收購NPX股份也是這個原因。
車載芯片、電池管理系統、無線充電聯盟。
不知不覺,陸宸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布局已經很深了。
其實他就算現在想直接造車,也沒有多大問題了。
沒有電池技術可以購買,不論是寧德時代還是松下,都是一線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品牌。
電機技術同樣如此。
至于新能源汽車的其他非核心專利技術,都可以通過技術授權或者收購的途徑解決。
宸升科技不缺技術、不缺資金、甚至不缺生態。
陸宸想要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肯定能一炮而紅,因為他掌握的技術,基本上都是最先進的。
不過,他還打算繼續深耕。
宸升科技接下來的目標,是車載智能系統!
不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目前使用的車載系統,主要全都是用于導航,以及控制汽車硬件和軟件資源。
它基本上由主機、顯示屏、操作鍵盤(遙控器)和天線幾大部分組成。
但陸宸想要搞得車載智能系統,和普通的車載系統不一樣。
因為,它將是一個車載型的人工智能。
相較于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于狹小的手機上,擁有更大空間的汽車,顯然能搭載算力更強的硬件系統,讓車載人工智能,有了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