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任何產品,最終看的不是它的先進程度,而是性價比。
也就是這種鋁合金的造價。
若是它的造價和鈦合金一樣昂貴,意義將大打折扣。
聽到這話,R-101略顯得意道:“這種新型鋁合金的實驗室成本大概9000美金一噸。”
一噸造價不到一萬?
還是實驗室成本。
若是大規模生產,成本至少能壓低十倍甚至一百倍。
這個道理,陸宸自然明白。
簡直比民用的鋁合金還要便宜。
“這種金屬你們起名字了嗎?”
“暫時還沒有。”
R-101搖了搖頭。
陸宸沉吟片刻,決定道:“不如就叫T-1型合金吧。”
說著,又看向一號機器人,“這臺機器人,就叫T-1型機器人。”
談到機器人,陸宸此刻的興趣完全被調動起來了。
要知道,這可是文明科學院建立以來,研制出的第一款產品。
當初陸宸要求的是研究人工智能,沒想到他們直接把仿生機器人給弄出來了。
嚴格來說,仿生機器人只是機器人中的一種。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所有機器設備,都能被稱為機器人。
只不過這些機器人需要人工操控。
舉個例子,比如挖掘機,就是一種需要人工操控的機器人。
若是挖掘機可以自行工作,不需要人工操作,那就能被稱為智能機器人了。
只不過它的外形并不是人類的模樣罷了。
這么看來,弧光汽車就是一款初級的機器人。
所以弧光汽車公司的那句口號,讓汽車稱為行駛的機器人,并不是一句空話。
言歸正傳。
R-101見陸宸十分感興趣,也在一邊正式介紹起一號機器人,也就是陸宸命名的T-1型機器人來。
“老板,你應該知道,仿生機器人和我們人類的控制方式完全不同。”
聞言,陸宸點點頭。
這一點他早在之前就聽玲對他科普過。
機器人的驅動,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反饋驅動的一個過程。
人類則不同,人類的很多活動,是靠肌肉的記憶以及神經、大腦的綜合驅動。
比如人類正常行走,大腦是幾乎不參與控制的。
人走路時不會想著怎么抬腿怎么落腳怎么前進這些問題,通常都是抬起腿就走。
而在這個過程中,是肌肉控制占主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肌肉記憶。
“T-1型機器人不一樣。”
R-101介紹道,“擁有智能核心的它,它的所有行動不再是收集信息再反饋驅動,而是大量收集信息預判驅動。”
“預判?”
陸宸注意到這個詞。
“對。”
R-101點點頭,“T-1型機器人擁有遠比我們人類更多的收集信息渠道,它的眼睛不僅能看到圖像,還具有紅外感應功能,當然,這些都不算什么,它最主要的探測手段,是智能核心里的微波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