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水平,也就是短暫實現聚變反應,但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這還是世界最強幾個國家的水平。
至于那些小國,還是談談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方案吧。
目前人類認知的可控核聚變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是以太陽為代表的引力約束核聚變。
第二種是以提高溫度為方向的磁約束核聚變。
第三種是以提高密度為方向的慣性約束核聚變。
這三種方式,第一種直接pass。
開玩笑,人類連引力到底是什么都沒搞清楚,談何運用。
剩下兩種方案,各國都有搞過,比如什么仿星器、托克馬克裝置,都是磁約束方案的衍生裝置。
但是,都沒啥突破性的研究,別說Q值突破50實現商業化了,就連達到“收支平衡”的1都做不到。
陸宸之前也相當自信,各國做不到,不代表外掛加身的他也做不到。
沒錯,可控核聚變這種高大上的玩意兒,他怎么可能不參合一手呢。
但結果很殘酷,陸宸獲得科技編輯器以來,第一次出現研究時間是三個問號的技術。
無奈之下,陸宸只有將這項研究取消,讓文明科學院轉向研究常溫超導材料。
沒錯,陸宸準備走的方向,正是磁約束這個方向。
常溫超導材料正是實現磁約束的關鍵性材料之一。
但是,常溫超導材料的難度,不夸張的說,不比可控核聚變差到哪里去。
也是個幾乎無解的玩意兒。
沒辦反,陸宸只能暫時將這兩個項目擱置了,只在文明科學院中成立了一個常溫超導材料研究中心。
讓他們嘗試去做這項研究,只是陸宸本人并沒抱有多大希望。
因為這兩個技術,是陸宸遇到的連科技編輯器都無法解決的技術。
當然,或許不是科技編輯器無法解決,而是解決這兩項技術對科技編輯器的等級有要求。
要知道,直到現在,陸宸也沒有將科技編輯器內所有的學科都提升到Lv1級。
誠然,這里面有他分身乏術的原因,但說到底,他還是在提升科技編輯器等級這件事上懈怠了。
想到這,陸宸命令玲打開辦公室后墻的一道隱藏式T-1合金制的暗門,連著打開三道暗門,最終,他在密室中將放在保險柜里的科技編輯器取了出來。
打開科技編輯器,上面的資料庫和之前相比,雖然有變化,但并不是太大。
a.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材料學能源學信息學工程學如果非要說變化,那就是化學這么學科,由原來的不足10點經驗,變成了現在的Lv1。
除此之外,達到Lv1的數學和物理都談不上太大變化,因為這兩門學科早在之前就已經有99點經驗了。
這么看來,科技編輯器還差一門工程學,就全部達到Lv1級了。
不知道全部達到Lv1后,會不會發生什么變化?
沒由來的,陸宸心里突然冒出這個念頭。
但仔細想想,不是不可能,或許......科技編輯器在所有學科等級達到Lv1后,會出現科研能力提升的變化呢?
這樣一來,他豈不是可以將可控核聚變和常溫超導材料這兩項技術研究出來了?
陸宸這么想,并不是完全沒有依據。
因為科技編輯器曾經就出現過一次變化。
說起來,那還是陸宸在發展宸升科技的時候,當時他將信息學提升到Lv1,這也是科技編輯器第一次出現Lv1級的學科。
在那之后,原本只能進行一項技術研究的科技編輯器,變成了可以同時進行兩項技術研究,研究能力翻了一倍。
而現在,若是將所有學科都提升到Lv1,會不會發生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