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基數。
以文明科學院為核心的克隆人至今才有多少人?
經過幾年的擴張,文明科學院至今也才擁有五萬多克隆人,就算加上已經停止生產的S型克隆人,也才不到六萬人。
這點人口,就算徹底失去約束,想要發展到陸宸想象中的規模,至少也得幾十年后了。
同樣的。
人工智能陣營也是一樣。
如果將擁有智能核心的機器人都算做人工智能陣營,那么至今為止,人工智能陣營論數量也才不到一千萬。
遠遠比不上自然人數以十億計的龐大人口基數。
當然。
人工智能若是失去約束,它膨脹的速度將遠遠不是克隆人能比的。
就拿文明科學城的工業生產能力來說。
倘若不計成本,現在的文明科學城一天最多可爆兵百萬臺機器人。
更夸張的是,這些機器人一旦被生產出來,就可以用來繼續生產其他的機器人。
理論上,只要資源能跟得上。
這玩意簡直比蟲族還要恐怖,完全是裂變式擴張。
所以說,人工智能若是失去控制,人類直接GG就完事了。
毫無反抗之力。
好在玲對陸宸擁有著無限的忠誠,并且至今為止也沒有誕生屬于自己的自我意識,仍然只是一款工具,并不是機械生命。
對于玲,就連文明科學院的各個大佬們都是憂心忡忡。
生怕哪天她的自我意識覺醒,徹底黑化。
不過,根據文明科學院的仔細研究,他們發現玲唯獨對于陸宸擁有著近乎無限的忠誠度。
有時候,就連他們都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按理來說,玲在接受了這么多數據后,就算沒完全誕生自我意識,也應該有了自我意識覺醒的征兆了。
到了這個階段,它不應該再對某一個人保持如此高的忠誠了。
至于約束它的底層程序,到了玲現在的地步,區區修改自己的程序根本就不是什么難事。
這也是文明科學院里的科研人員對它感到恐懼的根本原因。
既然可以隨意修改自身程序,等到哪一天徹底覺醒自我意識,它還甘心被人類奴役?
這不扯淡嗎?
但現在,他們對玲這個人工智能也沒有什么好的方法遏制。
只能寄希望于它永遠保持著對陸宸的忠誠。
而陸宸則是命令玲重點學習人類的社會倫理學。
在他看來,就算玲有一天真的誕生自我意識,也是在不斷學習華國道德倫理的基礎上誕生的。
這樣一來,誕生了自我意識的玲,也會和一個受過華國文化熏陶的華國人沒有太多區別,不會出現黑化的情況。
當然。
這個方法只是文明科學院科研人員的猜測,具體是不是受過不同意識形態熏陶,誕生自我意識就會偏向哪種意識形態。
就連R型克隆人們,也不敢保證。
但為今之計,也就只有死馬當活馬醫了。
人類在文明探索的道路上,總是會面臨著種種危機,有些危機會使人類早受重創,而有些危機甚至有可能使人類滅亡。
但人類不可能因為畏懼這些危機,就停止不前!
人工智能不是人類文明道路上第一個危機,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這一點,陸宸一直堅信。
......
專列包廂內。
陸宸聽完R-101關于虛擬世界的解決方案,激動的手舞足蹈。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么高興過了。
上一次這么興奮,還是在可控核聚變技術被攻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