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樞號也不可能攜帶供應人類數萬年消耗的物資。
如果將天樞號當做無人飛船往太陽系外飛,就像旅行者號一樣,那倒是有可能在未來幾千年或者幾萬年離開太陽系。
不過陸宸顯然不會這么做。
倘若宇宙中有外星生命存在,他這種行為豈不是告訴別人,太陽系這里有生命星球,趕緊來蹂躪我。
要是外星生命的文明等級不高還好說,若是文明等級比地球高,他豈不成了全人類的罪人了?
因為你根本無法判斷外星文明是善意還是惡意的。
就陸宸本人而言,他更加相信一個文明能夠發展起來,其文明絕對是有著殘暴本質的。
就拿人類舉例。
人類能走到地球霸主的地位,那是踩著多少物種的尸骨走出來的?
外星文明等級落后倒也罷了,若是文明等級比地球高,而且正好需要地球的生存環境。
陸宸相信,人類很有可能像當年大航海時期的土著一樣,被外星人種族滅絕。
除了這個問題。
天樞號想離開太陽系還有一個難題,那就是通訊不便。
電磁波在地球內通訊速度的確是夠快,但在宇宙的尺度下,可就太慢了。
別說離開天陽系。
僅地球和火星這點距離通訊起來,都要延遲個十幾分鐘。
而不能和指揮中心實時通訊,飛船漂泊在一片漆黑的太空中,就仿佛大海中的一葉扁舟,不論是對飛船船員的心理,還是對太空的實際探索,都是巨大的考驗。
這種情況下探索太空,完全就是拿船員的性命做賭注。
比大航海時期的冒險者還不靠譜。
至少那時候航海員的探索大海的船只相對于現在探索太空的飛船而言,要先進的多。
......
得到地面控制中心的命令。
天樞號船長及其麾下的船員們,瞬間動力十足起來。
他們這次前往外太空的任務主要只有兩個。
第一是檢查天樞號的各項性能,第二就是在地球同步軌道將制造太空的材料和章魚型建筑機器人給放下。
到這里,他們此行的任務就圓滿完成了。
至于他在匯報中提到的第二階段任務,實際上應該算是天樞號下一次的航新任務。
那就是探索f-1704小行星。
根據玲掌控的太空望遠鏡監測,這顆f-1704小行星,是距離地球大約不到400萬公里的一顆礦物行星。
并且其運行軌道正在不斷靠近地球,最終在達到341.5萬公里時,與地球漸行漸遠。
根據初步觀測,這顆小行星上有著大量的金屬礦產。
完全能滿足太空城市建造的絕大部分礦產材料消耗。
根據玲和文明科學院的初步方案。
太空城市的最內層環狀結構,大約需要消耗10億噸金屬材料和其他材料。
雖然跟國際空間站420噸的規模比起來,10億噸看上去不知道要大了多少倍。
但從城市規模和容納人口的角度來說,這個規模,最多也就和村級單位比一比,能容納一萬人口都是燒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