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宸等人聽到玲控制了天樞號飛船,全都默默松了一口氣。
要知道,地面和飛船失去通訊,不僅為廣寒市的建造帶來很大的困難,也為地月航行帶來了更大的風險。
直到此刻,眾人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
很快。
一艘接著一艘殖民飛船開始返航。
天樞號、天璇號、殖民者一號到十三號,總計十五艘飛船,全都順利返航。
穩穩的停泊在航天城一望無際的跑道上。
飛船剛剛降落不久,一大堆地勤機器人就涌了出來,拿著各種降溫器械為飛船降溫。
不一會兒。
整個航天城都籠罩在一片白色的霧氣之中。
白色霧氣散去,等待在外面的工作人員,一齊朝著黑壓壓一片如大象漫步停泊在跑道上的殖民飛船。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這些工作人員并不全都是文明科學城的人,還有很多華國航天科學院的人。
其中為首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男子,這位中年男子名叫沈離,他本人也是華國航天科學院的總工程師。
廣寒市是文明科學城和華國政府傾力合作打造的工程。
盡管華國航天科學院在空間技術上的成就遠不如開了掛的文明科學院,但既然是合作,華國方面肯定也會派專家過來。
而沈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原本陸洲以為華國派來的所謂專家,必定水平有限,但和沈離合作了一段時間后,陸洲徹底改變了他對此人的看法。
要知道,文明科學院的R型克隆人,可全都是經過基因調制技術制造的智力強化人。
而沈離本人只是個自然人,并沒有經過基因調制技術的改造。
但他卻能獲得陸洲的認同,可想而和,基因調制技術制造的R型克隆人不一定就比人類數十億群體中誕生的妖孽厲害。
唯一不同的是,R型克隆人可以批量生產,而沈離這種妖孽級的科研人員,卻是可遇不可求的。
隨著殖民飛船陸續打開。
飛船上的船員陸續走了下來。
此次航行計劃只是殖民飛船首次執行計劃,預定目標是在月球上建立一座小型的生存基地以及月球智能工廠集群。
后續則是在這座小型生存基地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最終形成一座龐大的殖民城市——廣寒市。
唯一可惜的是,廣寒市的建造的時間非常短,預計前后只有三年多的時間。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建造一座可供人類居住的異星球城市,若是只憑借人類的力量,一百年也未必能完成這項宏偉的工程。
但有了人工智能技術和可控核聚變技術,這一切便有了可能。
航天城大會場。
隨著殖民飛船的船員結束生物安全檢查。
陸宸帶著全體廣寒市工程的地面工作人員,為這群歸來的勇士開了一個簡單的表彰大會。
“你們的勇氣值得人類文明銘記!你們的事跡隨人類文明流傳......”
主席臺上。
一位接著一位殖民飛船的船員代表走上主席臺,接受陸宸親自頒發的表彰。
一個半小時后。
簡單的表彰大會結束。
陸宸以及廣寒市工程的所有高層人員,會見了此次殖民艦隊的總指揮官——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