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曾問過。
她要么扔了貓,要么抱著貓走在外面,無法回去。
她最信賴的親人和朋友啊,不知、不在乎她內心的煎熬。
追根究底,她最信賴的兩個人,并不了解她,她突然窺見到真相,喘不上氣來。
怎么竟然是這樣?
其實她的父親和母親,最讓她傷心,是最讓她喘不過來氣的,原以為父親是善良的。
她那么聽信母親說出口的話,可到頭來,父親作惡,母親食言。
“你啊,你真可憐,可是沒人在乎你這個小可憐。”
為安為它心酸,也為自己心酸。
不出事,永不知人心。出一回事,方知,平常認識,都那么膚淺表面,自以為了解,其實都是誤解,竟然都是誤解。
付出的感情……曾經是相處的助力,現在卻顯得可笑至極。
為安茫然地朝前走去。
不知道該去哪兒。
不知道該聯系誰。
“我怎么能扔掉你?你本來是一只流浪貓,被小男孩兒堵著,我的學生喊我去救了你,你碰到了我,難道讓我救了你,又扔掉你嗎……”
兩個月的小貓扔出去,要面對不遠的寒冬。
或許,它活不到那個時候,就在某個夜里餓死凍死了。
她不是要救流浪貓,也救不過來這世間慘淡的一切,她深知一紙兩面,好壞雙向的殘忍的自然規律,她的能力,也做不了救世主。
她只是遇到了它,她只是偏偏遇到了它。
那么小那么瘦,在她的膝蓋上舒服的打呼嚕。
它闖到了她的眼里,她就想讓它好好活著。
就那么簡單!
扔出去……她忍不住想,就算它運氣好,能活下來,怕是也硬生生受罪熬下來的!
這要受多大的罪啊?!
她遇到了它,那么小,那么瘦弱,她就想把它護住,好好護住。
這又何嘗不是她寄托在生命上的希望呢!怎么她最愛的人都不懂呢?
挽救一條生命,不應該是人人都樂意為之的好事嗎?
為什么她最愛的人們,都無動于衷。
為安猛地回過神來,眨了眨眼睛,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她是個不在乎別人如何的人,可越不在乎別人如何,就越在乎心中的人如何。
無意窺探到的真面目,令她至今郁郁寡歡,對自己膚淺的認知產生懷疑,對她曾經信任的人產生懷疑,甚至,她的相信的能力,與她的快樂的能力一樣,一起漸行漸遠了。
為安轉身慢慢走回臥室,關上門。
書桌上的臺燈是開著的,臥室里除了它的淺黃色的光暈,再無其它的光了。
所以,大體是幽暗的。
她關掉燈,臥室里一片漆黑。
她躺在了床上。
那只貓……
那些人……
如果可以,她寧愿沒有遇到過那只貓,沒有那件事,她心上的人,就還是她以為的美好的樣子。
可是毀滅了就是毀滅了,理想的城邦坍塌了,怎么可能當做沒有發生過呢?
幸好,幸好那天晚上,沒有絕望到底。
為安打算再爭取最后一次,因為她僅熟識的幾個人,找遍了后,就實在無人能找了。
越來越晚的夜里,貓突然不叫了。
為安一只手緊緊握著手機,看著路上行往的車,冷不丁從這個沉默的貓身上,想到了一句話:最深的絕望是不再想要喊救命。
剛帶它跑出來的時候,它不安地叫個不停,現在它沉默了。
為安想,它不知道它自己的境遇,它不知道自己將要被丟棄了,從此以后只能自生自滅了,但是它能感知到彷徨、恐懼和不安,所以它叫個不停。
可是它突然沉默了。
真正的絕望,是不是不再想要喊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