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因為糧食的原因,他沒有必要攻村掠寨,在他看來這地方遲早會是北秦所屬,這隴北的老百姓也將會成為北秦的老百姓。
可是此時他不知道榆陽關的戰況如何,也不知道贏萊的援軍會如何,只知道榆陽關若是被鎮北軍所掌控,那么自己怕是會被困死在這里。
沒有后續的糧食供給,搶來的糧食便成了存活的前提。
“諾。”
洛遷在軍中的威望極高,所以他的命令沒有人會違背,就算心里面會產生狐疑卻也絕對不會質疑。
這便是積威已久。
沈庭昭帶人離去的速度并不匆忙,那信步悠閑的模樣反而像是踏青一般,這讓后面的諸人有些傻眼,然而他們雖然不是沈庭昭的下屬這些天卻也被他的風采所折并沒有不滿。
若不是眼前的人低著壓力帶他們撤離,這會兒怕是已經成為了汾陽關隘的亡魂。
“先去延平府待一陣。”
“大人,后面的追兵若是……”
“他們不會追上來。”
他在汾陽關隘耗盡了他們將近兩萬人,洛遷此時已經沒有膽子追他了,他會在汾陽關等待北秦的兵力補充,可這樣的事情豈會發生?
自打自己決定攻克榆陽關的時候,已經注定了他們將會飲恨這片土地。
“派遣斥候去聯絡嚴書和,到時候可別讓人將其誘敵入甕了。”
當時計劃的回援主將是嚴書和,他的軍事才能雖然一般,可對洛錦凰忠心耿耿,這一點是別人不具備的。所以攻克榆陽關之后,不管多么的艱難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回去。
以前,他的速度自然是救命符,可如今汾陽已經失去,他的速度便成了他的催命符。
“諾。”
雖然都是一些疲軍,可他們對著一帶極為熟悉,所以派遣幾個斥候聯絡消息并不是多難的事情。
而且后面確實沒有人追上來,他們也不用拼命。
事實正如沈庭昭所料,洛遷在汾陽關安營扎寨等待贏萊的消息。他雖然恨不得將沈庭昭的腦袋割下來當酒壺,可此時還是要以大局為重,以性命為重。
榆陽關隘破的那一日血流不止,好在最后關頭有人在關內里應外合,否則就算鎮北軍英勇無比也未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叩開榆陽關。
瞧著榆陽關的大局已定,眾人立刻按照沈庭昭先前所言,由顧昭然死守榆陽關,李兆和與武極迎敵攻打北秦回防的援軍,而言書和則和杜梓華以最快的速度趕回汾陽關。
他們的速度確實極快,后面的兵卒雖然嘴里面累得發苦卻也沒有喊苦喊累的。雖然高強度的行軍和攻克敵人已經讓他們疲憊不,可他們知道汾陽關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留在汾陽關的軍卒這次怕是十不存一。
那些斥候在不同的地方等待,唯恐將其錯過造成不必要的殺戮,而他們這守株待兔的方法終于起到了作用。
這一日旭日東升之時,一位已經在這里隱藏了一天一夜的斥候終于和嚴書和的人順利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