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車內,閔希一家三口坐在后座,張母不時詢問閔希這兩天去做什么了。
“希希,為什么這星期放假不回家?”
上個星期閔希就沒回去,不過當時閔希用的是做兼職的理由。
這個星期,因為她做了那個愚蠢的決定,所以依舊沒告訴張母她們她要回家。
有些心虛,但閔希還是佯裝鎮定:
“這兩天我考察了一些云南養蠶之鄉,咱們不能一直用別人的料子。”
張母店里的布,明面上是從國外進口的,但實際上卻被閔希換成了奇跡暖暖子空間里面的好布料。
即使是這樣,進口布料的成本也不低,閔希在飛機失事前就打算自己養蠶種棉花做自己的布料供給。
只不過這段時間她忙碌于“前塵舊事”,也因為失憶忘記了那時的計劃,所以計劃一直擱置著。
現下雖說在說謊,但她不日就會將此事提上日程。
說話之前,閔希將耳道內的通訊器打開,右手偷偷給容晉塵發了個偽造她這兩天行程的消息過去。
這一切都悄悄進行,就連張母也沒發覺,因為此時她正為閔希所說的感到意外。
“你是說咱們自己養蠶?”
顯然張秀芬從來沒想過自己養蠶生產布料,被閔希突然提起不由愣在了原地。
閔希點頭補充:
“不僅僅是養蠶,優質的棉種我也看地差不多,只要選一塊好地方,就可以開始種植養蠶,這樣一來公司可以實現絕大多數基礎原料的供給。”
想要自己做布料,必須滿足蠶源以及棉種的優質,首先得有種植桑樹等蠶食用樹種的地,其次是種棉花的地方,完善養蠶種植系統,最后才是紡織廠。
紡織廠只供給自家公司,不需要太大規模,所以一整個養殖生產系統下來,預估需要花費一千萬就能夠建設完畢。當然后續的投入生產也需要成本。
不過這些成本和從國外進口布料比起來,不值一提。
為張母解釋時,警車內的其他人顯然也在聽,閔希中途聽到耳中終于傳來容晉塵的聲音,這才放下心。
“搞定了。”
于此同時,閔希個人身份證信息上的交通工具使用記錄,多了幾條往返云南的信息。
聽著后座上的閔希二人旁若無人的談話,副駕駛上坐的人卻開口:
“小姑娘,你還認不認識我?”
閔希看向鏡子中往她這邊打量的中年男子,閔希語氣未變:
“空難醒來后是你在醫院給我做的筆錄。”
衛國見閔希語氣如此淡定,不由挑了挑眉:
“你記性還不錯,之前的事現在記起來了嗎?”
閔希收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