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用時八分多鐘,但收貨的金幣卻沒有減少,說明這是經系統判定之后認為合理的完成時間。
二層和閣樓都是通過墻外的復古樓梯到達,內部沒有直通上去的樓梯,閔希在一樓逛了逛就沿著墻外的樓梯,上了二樓空間。
二樓空間似乎是這家咖啡廳的主要用餐場所,后墻也有另一個通往下方的樓梯。
這一片空間的設計風格,偏向于輕奢,主色調有黑色以及酒紅,餐桌使用的是青灰色大理石磚,燈光家具都設計的十分有情調。
這種風格比較受年輕白領的喜愛。
讓閔希覺得亮眼的,是二層的空間內,竟然還內含一層復式躍層。
躍層上有兩組餐桌座位,是這座咖啡廳內,視野最高的位置,身處其上往下方看是,有一種俯仰生息的感覺。
由于躍層上部空間相對于更狹小,又在整個空間的最高處,所以處于其中的人會感到空間私密性得到提升。
顯然,如果想談一些私密事件,客人會更喜歡選擇二樓的復式躍層。
二樓天花板上安裝的是射燈,射燈在餐廳一類的地方,往往能發揮出驚人的效果。
不僅會增加視覺亮點,光束集中的效果也能讓整個空間明暗交錯,富有浪漫情調。
再聯系到建筑本身是一座咖啡廳,是都市男女談情說愛聚餐最喜愛的去處之一。
顯然,這個室內設計案例,無疑是成功的。
當然,讓閔希最有收獲的,是復式躍層的設計靈感。
咖啡廳的二層層高比總部公寓高出五厘米,這種情況下復式躍層卻給整個空間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
這不由讓閔希有了些意動,產生了在公寓里也設計幾套復式的想法。
畢竟層高不欠缺的情況下,復式能最大程度的利用上空間,并且設計地好不僅不會破壞空間美感,還會增添層次以及相對私密性。
顯然這樣的室內設計,更適合一些年輕的情侶,當有這類情侶員工時,復式躍層的設計顯然更適合他們。
雖說是單身公寓,但她不會干涉員工住幾個人,只要有能力,一個人也能申請到多人公寓,畢竟公寓本就是她提供給優秀員工的福利。
至于閣樓,閔希上去后卻發現里面空無一物,顯然這座咖啡廳的老板并沒有將閣樓利用上,不過公寓上因為材料的特殊性以及基座的存在,她也沒有設計閣樓,十樓最頂層上,只是一個平坦的平臺。
將整座建筑逛完后,閔希隨即下了樓。
雖說是一家咖啡廳,但不得不說也給她帶來了不少設計靈感,再說現在的年輕人,本來就喜歡咖啡廳這樣的偏輕奢設計在公寓里的廚房空間中,她完全可以做這類嘗試。
接下來的一個模型平臺,卻不是建筑模型,而是一個叫做部隊火鍋的食物模型。
閔希一邊拼模型時,也一邊放松了一下,逛完三個建筑,正好需要時間消化。
部隊火鍋是韓國特有的美食,在鍋中放上香腸,午餐肉拉面蘑菇再加上甜辣醬,就成了一份美味的料理。
在拼模型時,閔希不由感到肚餓,距離上一次進食,已經過去了十多個小時,而這個空間似乎不能帶入外界的東西,只能忍著肚餓先將模型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