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如心鄭重的點頭。
解決了這樁事汪寶林總算是松了口氣,又從懷里掏出幾塊銀塊子有些訕訕的說道:“這是衛將軍給他們的安置費,眼下軍中也不寬裕,這錢也應該能蓋幾座房子起來。”
汪如心翻了個白眼,他這個爹喲…
“眼下蔥蘢院也不夠住,既然要蓋那邊多蓋幾棟,大家伙兒住的也寬裕些。”
被姜氏瞪了一眼,汪寶林只能呵呵呵的干笑,看著母女兩人一臉討好。
想到什么招呼一聲大步流星的出了門,一會兒工夫又抱著一個小匣子遞給汪如心,“這是你衛叔給你的,讓你拿著玩兒。”
“給我的?”王如心接過來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匣子各色的寶石,抱著匣子走到窗邊,一束陽光灑在上面發出絢麗的光彩來。
母女倆人心下微驚,姜氏撿起一顆圓潤的紅寶石愛不釋手的看著。
“爹,不是說軍中不寬裕,邊境挺窮?”
汪寶林渾不在意的說道:“這些是蠻夷那邊來的,在邊境也不值什么錢,都是用來換布匹糧食的,你們娘倆得空去打對頭面鑲上這石頭,肯定好看。”
汪如心愣住了,很快又釋然了,果然在糧食緊缺的情況下沒有什么比有吃有穿更重要。
收好匣子母女兩對對視一眼,這拿人手短,素不相識的人送他們一匣子寶石,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來都來了也只能安置好他們了。
瞥了她爹一眼,一臉正色的說道:“在村里劃出一塊地給再建一個大院子,他們的情況也不合適獨門獨院的過活,還是要相互幫襯著才好,眼下正在秋收立馬還要播種,怕是抽調不出人手來。”
“不過...我看里面有一個人很不一樣,那個人也是戰場上下來的?”
說道這人汪寶林就有些得意:“此人名叫林知書,是嘉隆三年隨州貢士,曾參加國子監考試取得前三,朝廷會試再取前三,殿試的時候取在第十五名,被刻意打壓未被指官,便在京郊做了一個教書先生,與衛將軍是同鄉,因言語不當得罪了權貴沒了去處,便跟著一起回來了。”
“一同來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
“總之,是個有學識的讀書人。”
汪如心一臉狐疑,看著她爹一臉喜滋滋的樣子,道:“爹您不是去的邊境嗎,難不成他也去了邊境?”
“那可不,在京都呆不下去了就是投靠了衛將軍,那將軍府哪里需要這些文縐縐的先生,這不就便宜了你爹。”
汪如心眉毛一挑,道:“這是帶回來給我上課的?”
汪寶林呵呵一笑:“這林先生可是去過很多地方,還精通農事,可不就是你之前想要找的人?”
一個精通農事的教書先生,可就讓汪如心意外了。
不過,還得要看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