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同樣是國公,鎮國公和順國公卻天差地別,何況還是里面妾氏所生之子。
每日忙的腳不沾地的汪如心對此一無所知,更不知道她那五大三粗滿臉麻子的形象已經傳入了京都。
荷塘邊的回廊和觀景亭已經搭建好了,姜老太太自是喜不自勝,每日里就拉著姜老太爺在里面坐著,不是數著荷塘里游著的鴨子就是看長出來多少花骨朵。
林先生和吳先生更是一得空就在那里坐著。
就連汪如心忙暈了的時候都會去坐著緩個神。
“這荷塘可真好,亭子也不錯,也就是你太忙,要不然請了這縣城里相熟的夫人小姐過來,辦一個賞荷會也好。”
姜老太太還惦記著汪如心在外的那些傳言,這事兒怎么也沒有見到真人來的有說服力。
“眼下村里到處都是人,還是不請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出了事誰也擔不起。
天氣越發的熱了起來,再有幾日開荒的事怕是要停一停,一來是天氣太熱受不住,二來是送過來的人還沒到,這些開荒出來的地以他們現在的人手種不完,早前開出來的一些地被幾場雨一澆又長出了野草。
何況那些長工這兩個月來就沒歇息過,總得讓人緩一緩。
地里的白疊子落花生黃米等等長勢良好,去年治理了一年的地總算有了些成效,糞肥也有了來源,汪如心又撥給了于大爺幾個人,力爭著肥料要跟上。
白疊子最氏容易遇到蟲害,她頭一回種這個心里也沒底,最近的事一樁接著一樁,那農藥作坊遲遲沒有動工。
“建房的事怎么樣了?”
田三擦了擦額頭的汗踩回道:“林先生的圖紙已經畫了出來,建房的地方已經選好了,各項的材料也已經去定了,只是人不那么好招。”
這地里開荒還用著一批人,有兩個村子的人因為上次的事已經不用了,縣城那邊招工的告示貼出去,來上工的卻是不多。
這仙居縣的人還是少了一些。
“既然如此,臨近的縣也都是貼一貼,這蓋房開荒的一時半會兒也完不了,現在天氣又熱了起來,找個地方住段時間也是沒問題的。”
汪如心揉了揉額頭,忽然靈光一閃,道:“要不將蓋房子這個事包出去,我們只管負責材料,其他的一概不管。”
田三思慮了片刻一拍手就說好,“與其咱們在這里到處找人,直接包出去倒省事,找人的事自有工頭來操心。”
汪如心也松了口氣,現在的人都實在,材料又是他們出的,也不怕工頭偷工減料,只要定期查看就行,至于負責查看的人選自然是交給黃金幾人。
“現在你再細細的想想如何包出去,蓋一棟房子多少錢,工錢怎么結這些問題,工頭這事也好解決。”
專業的工頭是沒有的,都是各村里有經驗的人,拉著親朋好友就算一個隊伍了。
“人品這些你還是要查清楚。”
田三忙不迭的點頭,只要找好了工頭包出去他,他這邊就要松快不少。
“建農藥作坊的事耽誤不得,這事你要上點心。”
記憶力的棉花最容易遭蟲子,這玩意兒想來周川柏之前也沒見過的,早些準備才好。
至于蓋學院的事更是大事,只得往后放一放,第一她得騰出來足夠的人手,第二這個事她還得和人商量一下,以什么樣的名義來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