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小豐村美,那現在就是極美,在一片細雨蒙蒙種荷花菊花開的艷麗,田地里的金黃一片,穿著蓑衣戴著斗笠的人穿梭其中,只是景雖然美卻無人欣賞。
細雨綿綿接連下了兩日,汪如心徹底憂心起來,現在正是稻子黃熟的關鍵時候,若是再日不見太陽怕是會影響收成。
田里的魚全部逮了起來,又因為沒有太陽只能將又全部放進了荷塘里,地里的棉桃開始脫落,趙管事無法只得讓人撿回來燒了炭烤著,只是這炭火烤出來的棉花比那太陽曬出來的顏色偏暗,只能定為次等棉。
喬里正和汪春來相約著上門來,就想看看如園遠沒有什么好法子,要再這么下去那稻谷可就要在地里發芽了。
這樣的情況下如園也是沒有任何法子,連林先生也看不準這雨還要下多久,只能期望老天爺心疼心疼莊稼人讓盡早的放晴。
等到第二日總算見了晴天,可看到那慘白慘白的陽光誰也高興不起來,最讓人擔心的是怕收割的那兩日下雨,辛苦幾個月打了水漂。
考慮到如園這兩年收糧的次數和數量都比較大,難免會遇到突然下雨來不及收的時候,那原本搭建在兩旁的草棚子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汪如心咬咬牙讓田三找了路子買回來很大一批油布,曬糧場上楊忠良和趙管事正帶著人搭建架子。
那架子搭建的很是結實,一來不影響曬糧食那些個豆子的藤蔓還可以是搭在上面,二來從收糧開始就將油布整理好堆放在一旁,一旦下雨直接鋪設在架子上以免糧食被雨淋濕。
“姑娘,這油布可不便宜,這風吹日曬的壞了多可惜。”
汪如心搖頭,”也不是每日都用,到收糧的時候再拿出來,能用一年就算了賺了,總比損失了糧食好。”
楊忠良嘆了口氣,看著外面的天色愁容滿面,“風調雨順了一年怎么到了收谷子這雨就不停,看樣子怕是還要下啊。”
汪如心有抬頭看著天色,天要下雨誰也阻止不了,只能盡量的防備。
如園新建的糧倉總算是蓋好了,師傅在里面燃燒了炭火祛除濕氣,田三又帶了大量石灰回來,過兩日濕氣被吸收殆盡糧食就可以往里存放。
糧倉的大門也是下了大本錢,三寸厚的木門上面刷了好幾層防火的油漆,里面的門栓一栓住想要從外撞開也不是容易的事,要是遇到兵荒馬亂的時候還可以用于避難。
汪如心進去看了一圈很是滿意,這樣一來她就不用擔憂走水漏雨的事發生,要是里面再堆滿糧食她心里會更加的踏實。
曬糧場的油布一搭建好喬里正和汪春來又來了,要是這雨一直下還望在如園收過后能讓村里人接著用,這一點楊忠良直接就代表汪如心答應了。
后面幾日太陽仍然掛著天空卻顯的沒有精神,不過田里的稻子總算過渡過了黃熟期到了收割的時候,村里的人也紛紛開始磨刀、清理拌桶隨時準備下地收割。
就在如園包括村里人都做好準備的時候一場大雨突如其來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等到早上來看原本已經干燥的田地又蓄上了一尺來深的水,等放完水那淅淅瀝瀝的雨又落了下來。
眼看著到了收割的時候卻下不了田,村里不少人家著急的火燒眉毛,有些老人家難受的抹了眼淚。
如園上下也是愁眉不展,學院的先生們趁機告訴了學子們農人的艱辛,這一年的辛苦極有可能會因為一場大雨打了水漂。
到了二十五這一日,汪如心打著傘下了田查看一番,回來便敲定二十六日一早就要下田搶收,“只要不是下雨大都要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