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如心將見禮送上溫知縣臉上的笑容更是多了兩分,拿出平日里舍不得的茶水招待。
汪如心端起茶淺啄一口便放下了,朝溫知縣道:“今日前來是想要和大人商量臨渠稻谷一事。”
溫知縣來了精神,斂去臉上的笑意,“縣主但說無妨。”
這臨渠稻谷可是大事,若是如園能讓他沾一點這功勞就夠了。
“如園早前收得稻種一萬余斤,而后我又從得了十萬斤,這十一萬斤的稻谷眼下全在如園的糧倉。”汪如心接過燕兒遞過來的手爐,又道:“如園有水田一千余畝,小豐村其余百姓所有的水田加起來一千畝出頭,剩下的稻谷還可以種下約七千畝的水田。”
大厲朝地廣人稀,仙居縣像小豐村這樣擁有兩三萬畝田地的村莊還有幾處,只是大多數的地都在各大地主的手里,村民們所耕種的土地大多聚在一處,她手里稻谷想要都種下去必定要和各處的大地主協商,其中有幾處怕是不容易。
溫知縣問道:“不知縣主是想要賣稻谷還是要糧食?”
“自然是要糧食,我可以免費提供稻谷和播種的法子,只是繳完賦稅后的七成要按照普通稻谷的市價賣給我,且只能賣給我。”
明年她對糧食的需求極大,七成是她的底線。
溫知縣不知道汪如心要往京都運糧,下意識就覺得七成要的多了一些,汪如心又給她算了筆賬,“臨渠稻谷畝產是四百斤,繳完賦稅再給我七成一畝地還能剩下幾十斤,種的好一百來斤也是有的,何況那七成我還要付錢,這筆買賣怎么算怎么都是劃算的。”
尋常的稻谷這些人種來畝產也不過二百多斤,完稅后剩下也就一百多斤,他不相信這些人不心動。
“大人可以和幕僚商量一下,若是縣衙能在賦稅上給與耕種的百姓一定的優惠,想來想要來耕種的大有人在。”
這才是她今日來的目的,她想要七成的糧食少不了縣衙出政令支持她。
溫知縣心里給快的盤算了一番其中的得失,汪如心也不打擾,端起手邊的茶盞有輕啄了一口,茶是好茶,比如蘇家給的又要差上那么一些。
溫知縣一時半會兒沒有定論,汪如心也不急,笑道:“此事不急,年前能定下來就成。”
“此事縣主可作主?”
汪如心點頭,“我爹從戰場歸來之前,我暫代家主,說的話自然是算的。”
溫知縣站起來,拱手道:“縣主容我三日功夫,三日后必定給縣主一個答復。”
汪如心跟著站了起來,“那好,三日后我便等著大人的消息。”
“只一點。”
汪如心忽然說道:“想要種整稻谷定要簽訂文書,到時候我會根據如園田中所產的數量估算出來一個合適的數字進行稻谷回購,若有誰借口受了災減產我卻是不認同的。”
“如園也會派了管事到各村查看,還請大人將這一點也一并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