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她說完,秦嬤嬤便說道:“姑娘無須如此,能為姑娘做事是福氣,當家的心里不知道多高興。”
汪如心嘆了口氣,牛正量會擔任京都糧安行的掌柜,秦嬤嬤一家子被她扯得七零八落的多少還是有些不忍心。
“以后就讓妞妞來玉蘭院吧,在廚房里煙熏火燎的也不安全,周管事也忙哪里能看的好她。”
“聽姑娘的。”
秦嬤嬤極少帶妞妞到玉蘭院,現在牛正量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秦嬤嬤也總算是放了心。
不一會兒姜氏又來了,幫著她打理好上京所用的物品才攔著她進了屋子,母女兩人在屋子說了好一會兒,都是姜氏的細細的叮囑。
三日后,富通碼頭,三艘運糧船一字排開,為首的大船上打出了如園的大旗,迎風獵獵作響煞是威風。
這樣的陣式自然又引來了許多人圍觀,這幾日大批的糧食往碼頭送來裝了船,仙居縣的百姓曉得這些糧食是要運往京都后心中不免有些自豪。
戰事開始京都糧食緊張,他們仙居縣的鄉紳籌集糧草前往去平定糧價,只一想就覺得心里躁動的厲害。
方家劉家的人都到了碼頭和汪如心匯合后各自帶著人登上了船,在眾人驚奇又感嘆的目光中楊帆朝著京都的方向而去。
這幾日京都的百姓的焦慮又多了幾分,遲遲沒有大船的運糧入京,再這么下去他們可就要斷炊了,眼下朝廷對糧價上漲也多了兩分放任不管的態勢,糧商囤積居奇他們沒有有效的辦法能震懾宵小,只能盡可能的壓住糧價瘋狂上漲的勢頭。
朝會上,開明帝已經摔了兩本來要糧的折子,眼下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今年開春后一場倒春寒讓不少地方的莊稼受了災,這個消息對于國庫空虛的大厲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微臣提議嚴懲糧商,讓他們不得不將糧食都送入京都。”
“這些糧商自成一體十分狡猾,若是要嚴懲那些糧食就不知道會被轉運到哪里。”
“微臣提議讓各州各縣的富戶捐出來糧食,國難當前,皮之不附毛將焉存,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微臣再提議此事應由仙居縣小豐村如園帶頭,如園接連發現高產的糧食想來存糧不少,在仙居縣也頗有影響力,榮襄縣主又乃國安學院林山長的弟子,三位當世大儒的徒孫,理應做出表率。”
說著話的是榮國公,榮國公歷經三朝不倒,自覺最是能明白帝王心意,如園乃是鎮國公姻親皇上不會主動提及,由他來說最為合適。
正在他得意之際曹大人站了出來,道:“榮國公許是不知,如園這兩年是收了些糧食,但每次剛收上來就會運往京都交由大興盛處理,前年遭遇災情流民四起便是如園運送了十萬斤糧食進京。”
“可今年沒運。”
曹大人有道:“兵部安置的人如園接收的最多,這些人還帶著家眷,這口糧的消耗也是極大。”
榮國公眼神微米,“曹大人如此向著如園說話,莫不是得了什么好處?”
曹大人也不惱,說道:“如園家主已經受命奔赴戰場,眼下整個如園具是靠著榮襄縣主一個女子支撐,為此早就定下的婚期只能推后,還不知道要推到何事,日子已經過的如此艱難朝廷還要讓她帶頭捐出米糧,莫不是要寒了將士們的心。”
站著的武官們面上已是不悅,若是他們在戰場家中親人還要被逼迫,這仗不打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