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拍了拍她的手,“你爹打了這么多年的仗,這次也不會有事的。”
汪如心點頭,她們在這里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期望她爹平安。
回了玉蘭院汪如心就對她娘說了姜家的事,姜家的人是有些急了,每一次她上了姜家的門其實都能感受出來,可她手里實在是沒有可以給他們的生意或者是其他的好處。
路上老太太也曾隱晦的提過讓姜牧來幫她的忙,可她現在需要的是能種地的管事,姜牧也不適合,總不能讓姜牧來代替了她。
姜家對如園也算是有情有義,前幾年如園日子不好過也是靠著姜家撐過來的,能回報的如園必定會回報,只是他們想要的暫時又給不了。
姜氏何嘗又不知道姜家人的想法,只是告訴她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不用一味的強求。
母女兩人在屋子里說了許久,直到用午飯的時候才出了門,午睡小憩后便準備著去正堂和眾位管事議事。
眾管事集齊,汪如心看著好些管事頭上都掛著汗珠,看樣子就是一路趕過來的。
“楊管事,回頭給離的遠的管事配一輛騾車。”
如園現在土地眾多,管事們都住的遠了,牛車太慢,這些人來一趟都得要跑著來。
住的遠的管事頓時喜聞樂見,有了騾車以后便方便了許多。
眾管事們依例匯報著眼下地里的情形,這兩個月要收油菜籽,稻谷育秧,種花生,種棉花,都豆子和麥子,其中有十位管事還要管著外村的臨渠稻谷種植,忙的一切都不敢歇息。
汪如心也將五十萬糧食進京后的盛況說于了各位管事聽,有重點提及了開明帝要糧食的旨意,“即是如此,各位管事務必盡心。”
管事們全站了起來,“我等必定盡心。”
汪如心示意眾人坐下才說起了如園所屬孩子們的念書的事來,“祈豐學堂的建立很是費了一番周折,請合適的先生又花費了許多時日,如今這些孩子是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這是不把先生當一回事還是覺得念書無用?”
眾管事忙正襟危坐,這事原不在他們管理之下卻又出現在他們管理的人里,倒是不好說話。
眾管事站了起來,“眼下地里忙碌,各家的大人都想要孩子們搭把手,也就都加叫了回來。”
這些人靠著如園哪里能心安理得的不干活只吃飯。
“是短了他們吃還是短了他們喝?這些老人孩子養著我可說過什么,表露過什么不滿,需得他們這樣小心?”
“只要是我沒讓他走一日,他就得受著如園的庇護,讓他去念書就得要去,無需自作主張。”
管事們汗顏,連連說道回去就會轉告給各家,往后孩子們的學業就全聽先生安排。
地里事務繁雜汪如心也不過多的耽誤,又說了幾句便讓眾管事回去忙碌,自己轉頭也帶著于歡于喜兩個去地里轉了一圈,辣椒秧子已經種下,向日葵苗也下了地,她不在趙管事幫著她打理的十分妥當。
“大姐姐。”
兩聲清脆的聲音響起,紫兒和薇兒姐妹兩人笑瞇瞇的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