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這家伙開黃腔,秦為民和席小丁同時笑了。
面對聯電的要求,蘇遠山拉著秦為民和席小丁分析了很久,再結合蘇遠山的記憶,最終三人分析出一個結論——目前聯電的芯片設計部門日子有危機感,迫切需要設計出NB的產品來奠定地位。
Intel創始人之一的摩爾提出兩年晶體管數量便會翻番的“摩爾定律”,已經被二十幾年的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所印證。既然有一個被印證的規律能預言未來幾年,乃至十幾年的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趨勢,那么作為主業是晶圓廠的聯電就必須得考慮自己對晶圓廠的投入是不是能夠支持自己追上摩爾定律。
要知道,島上可是有個把所有資源都投入晶圓廠的同行臺積電。而且那個同行還野心勃勃,也得到了許多企業的支持,目前正在不斷追趕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聯電就不得不考慮加大對晶圓廠的投入——在蘇遠山的記憶中,聯電確實是在95年就開始陸續剝離芯片設計業務從而搞專業的芯片代工。這些剝離出的部門里,有個選擇了專注低端手機芯片設計的企業在后世異常奪目——它叫聯發科。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聯電也曾經在94年的時候“設計”出基于X86架構的CPU,只是因為沒有拿到Intel的授權,無法上市只好作罷——很難說這是不是讓聯電在第二年便下定決心剝離設計業務的定錘之音。
這里的“設計”,顯然指的是山寨。
蘇遠山已經有感覺,聯電恐怕現在已經在偷偷摸摸地用X86架構“設計”或者說逆向INTEL的486了。不然怎么解釋他們會這么迫不及待地找上門,要求遠芯派遣技術支持團隊?只能是他們在搞CPU,且還不熟練,需要EDA方的全方位支持。
要知道現在還不是后世那種基于FinFET的多層次結構、一個CPU動輒數十億晶體管的時代。在后世,EDA的工程師、芯片設計師、晶圓廠工程師,這三方是長期一起辦公,一起推進度的——這也是為什么說一塊CPU是匯聚人類最尖端的科技和人才的原因之一。
在弄清楚聯電芯片設計部門的迫切需求后,整個遠芯的技術主管層便開始思考怎么才能把這次合作的收益提到最高。最后還是蘇遠山提出了建議,讓聯電開放無塵室,讓遠芯進行逆向——明面上的話是這么說,但實際意圖卻是,讓遠芯加入到聯電的芯片逆向中,以獲得大量的經驗值。
笑過之后,秦為民問道:“如果他們不答應呢?我們就只派一個人?”
蘇遠山點頭:“當然了,我們現在制程設計是領先的,最多派一個人去調整一下工具,幫忙對接一下機器。”
“那他們要是腦子一熱答應了怎么辦?你派哪個小組過去?我們有那么多人選嗎?”席小丁皺眉道:“你得知道,逆向經驗最好是芯片設計師和晶圓廠的工程師來拿——EDA工程師吃了沒什么用。而且聯電的生產線是目前最先進的,那些經驗,我們的人吃得下嗎?就別說我們現在根本沒芯片生產線的人才了。”
蘇遠山瞇著眼往外瞅了瞅,壓低聲音像個小偷:“席師兄,我們派過去的人,就未必只能是我們現在的員工啊!我從華晶微電子‘挖’幾個人過來,你覺得我挖不挖得動?”
席小丁馬上眼睛一亮!
秦為民啪的一拍大腿!
“這招好!我估計華晶王總要哭著喊著求你去挖他們的人。”
“噓……”蘇遠山做出個噤聲的動作。
國內能接觸到最新生產線的機會太少太少,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機會!現在就有一線機會擺在面前,蘇遠山當然要嘗試一下了。
華晶那些晶圓廠的工程師,哪怕是只去看一眼在現階段也是收獲。
當然了,前提是聯電愿意答應。
[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