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和宣傳冊被搬上了展臺,這些資料用了中英日三種語言詳細介紹了VCD的原理,參數,功能,優點,以及市場展望。
蘇遠山注意到,當看到參數之后,不少西方面孔的商家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惋惜——正如他在立項之初就認識的那樣,VCD雖然比傳統的錄像帶便宜太多,也緊跟著mpeg1這個數字時代的新標準。但礙于壓縮標準的限制,最高也只能在PAL制式上保持352x288分辨率的水準,相比傳統的家用錄像機在畫質上并沒有優勢。
而且從本質上,MPEG1只能算國際標準化組織對數字視頻音頻的一次嘗試,為后續的高清晰度算法打下基礎——早在兩年前,西邊的電影制片業顧問委員會就代表好萊塢的七大電影制片公司提出了一份愿景,希望在能出現一種時長135分鐘的光盤介質,畫質音質還要高于LD——也就是后來的DVD光碟。
但在前世,直到93年萬燕推出VCD播放機之后,才讓該愿景迅速成為了目標。通過解剖萬燕掌握了VCD整機制造技術的各大光驅和光盤巨頭們,諸如飛利浦,索尼,東芝之流紛紛行動,期間各種合縱連橫甚至忍辱負重,上演了一場DVD標準爭奪大戲,這才最終確定標準——只是DVD盤片的標準,至于編碼解碼標準,則早在94年便由MPEG組織確定了下來,也就是隨后的MPEG2。
在解剖萬燕發明VCD整機之后,sony,飛利浦,松下之流也迅速制定了VCD整機的菜單功能等標準,同時開辟專利,開始在國內這個VCD發源地和最大的市場吸血——是不是很滑稽?
而現在,遠芯非但掌握了整機技術和專利,就連解碼芯片都是自己的。就意味著蘇遠山有著足夠的資格坐在牌桌上,和sony,飛利浦之流一起把這個VCD標準定下來。
這才是蘇遠山的根本目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眼前這個男子給自己帶來的啟示。
……
“姜經理好。”蘇遠山微笑著將一份資料遞給姜萬勐。
“你好你好。”姜萬勐拿著資料,視線卻一直不肯離開VCD——他距離最近的一臺都還有一米多遠呢。
蘇遠山索性從臺下取出一臺未開封的樣機遞給他:“你們研究所是搞電視技術研究的,怎么會對這個感興趣?”
姜萬勐聞言微微一怔,隨即望向身后那個表情就跟吃了翔一樣的中年人。
蘇遠山溫和的伸出手:“請問怎么稱呼?”
“陳燕升。”
“哦,久仰久仰。”蘇遠山翻開自己的胸牌:“我叫蘇遠山,遠芯科技的。”
陳燕升沉著臉握了握手,一臉的陰晴不定,接過資料看了一眼后終于吸了口氣:“你們解碼芯片是什么完成的?”
蘇遠山微微一笑:“去年十月份。”
陳燕升身軀一震,眼中頓時蒙上了一層陰影,良久后,他才苦澀地道:“我們斯高柏也設計了一款基于MPEG1格式的解碼芯片……”
“哦?那簡直太不湊巧了。”
“是啊……太不湊巧了。”姜萬勐在一旁嘆了口氣,眼中滿是惆悵:“今天上午,我見到陳先生公司展出的解碼芯片時就想到,應該可以利用這款芯片創造出一個新的電器。剛才我們還在聊著……沒想到你們居然直接搬出了樣機。”
蘇遠山笑道:“哦?你們想象中的也是VCD這種嗎?”
“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