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一天,蘇遠山也禮節性地拜訪了積電,畢竟積電也續購了EDA,都是客戶,不能厚此薄彼。
轉道香江時,蘇遠山和陳靜去孫西慧那邊溜達了一圈,然后便收到了特區政府輾轉傳來的消息。
過關后,特區招商局的領導親自迎接他和陳靜,也是把面子給得足足的。
……
特區榮華大酒店。
吃過午飯,下午茶時分。
蘇遠山謝過招商局長親手倒的功夫茶,笑道:“王局長太客氣了,遠芯比較在特區這邊有三家相關的電子生產企業,如果引進一家先進的晶圓廠,我們也是可以受益頗多的。”
“呵呵,是的,引進聯電對我們大家都有好處。”王局長與其說像個領導,不如說像個儒雅的商人,他看了看蘇遠山,又看了看陳靜,笑著道:“我是真沒想到小蘇總你一天就把他們給說動了。我們可是談了好多次了,都以為這事要黃。”
蘇遠山笑道:“其實聯電也是有些放不下面子,我這個第三者過去說一說,他就借坡下驢了。”
“這個坡可不是一般人能提供的。”王局長笑道。
“呵呵,主要還是……”
蘇遠山沉吟了一下:“聯電畢竟是接受島上政府大力支持而成立的第一家半導體企業,即便目前兩岸關系看起來不錯,他們也依舊會受到不少掣肘。所以就需要他們拿得出可行的商業化預案,需要給出在內地建廠之后的足夠的收益預期。”
蘇遠山不留痕跡地看了一眼陳靜,自嘲地一笑:“在島上看來,他們的先進企業過來不是賺錢,是為了扶貧。”
“扶貧……”王局長細細品味著這個他第一次聽到的詞兒陷入思索,片刻后苦苦地一笑:“這個詞好準確。”
陳靜輕輕看了蘇遠山一眼。
蘇遠山道:“所以面對港澳臺資的時候,一定要打消他們這種念頭。拿出我們的真正的優勢來。譬如國內的發展態勢,譬如十二億人口的市場潛力——就算十二億人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消費能力,那也是一億多人口的市場啊!”
王局長輕輕拍了下桌子:“沒錯!其實我一直都覺得,一味地給政策,給好處,總有種求人家的感覺——雖然我們確實窮,也確實是求人家來投資。但窮,咱們也是有尊嚴的嘛!”
蘇遠山哈哈大笑:“說得太對了!目前國外很多企業都看不清國內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這就需要王局長你們大力的宣傳和吹噓,目前為止,在特區建廠的,還沒一個說虧了的吧?這些都是咱們的資本啊!在我看來,給引進來的企業一個你保證賺錢的承諾,比什么都強。”
王局長大笑道:“對,資本家逐利是天性。”
蘇遠山再次一笑,想了想道:“不過王局長,我先得提個醒,晶圓廠需要大量穩定的電力。它不像其他電子廠,偶爾停一次電無非就是停個工,來電了馬上就能繼續。”
“晶圓廠如果電力無法保證的話,那么最少耽擱幾天,甚至半個月都有可能。希望這點政府要有充分的考慮。”
王局長點頭道:“這點你放心,聯電在接觸的時候就提出了水、電和市政方面的要求,我們也都做了相應的規劃和布局。”
“嗯,那大概就沒什么問題了。畢竟特區這邊的招商引資力度舉世皆知,早來早享受。”蘇遠山說著頓了頓:“等過些時候,遠芯也會考慮在這邊建立研發中心,到時候還得請領導們多多關照。”
“遠芯要過來?”王局長馬上便是一驚,緊接著喜上眉梢:“什么時候?”
“可能要一兩年之后吧。”蘇遠山呵呵一笑:“要不領導們考慮考慮,先給我們遠芯拿一塊地?”
聽著蘇遠山說“可能”一兩年后,王局長便知道蘇遠山這大概也就是隨口一說,他也笑道:“那到時候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