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4:有份叫《2020-2026全球與中國磷酸鐵鋰(LiFePO4)材料和電池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報告要1.8萬的軟妹幣,我買不起……)
(注5:說實話,棄書的讀者我不怪,那是我沒寫好。但如果一直追書但還看盜版,我確實有點不太能接受。
寫科技文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理解和查閱資料,大家知道,現在百度一搜很多都是營銷號,要甄別真假就需要進一步檢索確認,最終追索到可靠信源。其中的難度當然比不上寫論文,但工作量肯定是比得上的。但書中涉及的可不是一個專業,是一整片啊……)
(最后:這些注釋不計入字數。)
*
目送程鵬有些不好意思的離去,李筱也沒了觀摩茬琴的興致,于是兩人索性沿著未名湖轉了一圈,當了一碗他人眼中的“情侶”。
只不過蘇遠山和李筱可真那一點意思都沒——他倆太熟了,熟到李筱見過蘇遠山的光屁股蛋。
“姐啊,別出國了。”蘇遠山把李筱送到樓下,笑著道。
“為啥?”
蘇遠山想了想:“國內的化學不像其他領域,沒落后多少,又是P大這樣在化學領域本身就有積累的學校。除非你想往新的領域轉,譬如計算化學,生物化學之類,否則沒多少意思。”
李筱眨了眨眼,確定蘇遠山不是開玩笑后認真問道:“你的意思是進遠芯?”
“是的。傳統的有機化學和材料領域基本上屬于實驗領域——我沒說錯吧?”
李筱點頭:“不算錯。”
“遠芯能夠給條件,給方向,就能夠有突破,當然也得看運氣。所以……何必要出國去逛一圈呢?你又不需要靠出國鍍金才能回來找個好工作。”蘇遠山頓了頓道:“當然,我只是建議,具體的還是看你自己。”
李筱咬著嘴唇,微顰著雙眉,盯著蘇遠山看了幾秒,突然問道:“你的意思是你也不會留學了?”
蘇遠山笑著搖頭:“不會。”
李筱吃了一驚:“國內物理條件這么差,你呆在國內能學個啥?”
“我又不玩高能物理,理論物理之類,為什么要出去?我走實驗路線就行了。”
“……那我考慮下。”
“嗯,拜了個拜。”
……
接下來蘇遠山便繼續保持著他的三點一線,做著各種實驗的同時也跟著幾個師兄自學后面的課程。他依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天份,成了上到導師、下到師兄師姐們的“寵兒”。
不過蘇遠山認真想了想,自己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還應該是遠芯贊助了兩百萬給實驗室。
這讓他不禁感慨,錢……還真是萬能的。
五月底,遠芯成立兩年來最大一次規模的校園招聘展開了。
陳靜作為公司CEO,親自領著一批高管來到京城,在京城幾所名校輪流擺攤。聲勢搞得極其浩大。
至于南邊,席小丁則回到了他的母校中科大,先以校友的身份做了一場演講,然后最低從碩士招起,以數學和計算機系為主。
而沿海那邊則由李明柳負責,把復旦和浙大的人搜刮一空。
在P大還發生了個小插曲——這邊陳靜剛帶人前往T大,蔣萬超便偷偷摸摸地也帶人過來校招,沒想到被蘇遠山“堵”了個正著。
當然了,因為兩邊的專業并不重合,其實蔣萬超大可不必如此。只是他們剛分出去,以兩家人的身份站在一起確實還有點不適應。
六月,伴隨著新招的員工們陸續到崗,蘇遠山也返回省城。
六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將注定載入互聯網歷史。
NCFC工程,通過Sprint公司連入Inter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了與Inter的全功能連接,從此國內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的國家。